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席卷唐代的作诗潮,离不开才华横溢的诗人,
TUhjnbcbe - 2025/1/17 17:43:00

诗歌是唐朝一代之文学,所以有“唐诗”之称而闻一多先生则说:“一般人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也,诗的唐朝也。“唐诗”是指唐代的诗歌,而“诗唐”则是指诗歌的唐朝,说明了诗歌与唐代交融渗透的紧密性,也指出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唐朝唐代诗人张籍在《酬朱庆徐》中写道:“一曲菠歌敌万全”这就说明一首好诗的价值超过万两黄金可见,诗歌在唐代的社会价值是凌驾于金钱乃至权力之上的。可以说,唐诗的社会价值空前绝后地超越了一切凭诗获赏、凭诗中举、凭诗娶妻、凭诗交友甚至凭诗杀人等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在今天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但是在唐代却真实存在过,如盛唐诗人李白、山水诗人孟浩然都是凭诗得到皇帝的召见与赏识的。

还有“夺诗杀人”的故事:初唐诗人刘希夷写下《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闽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人把青春的流逝与花季的更替进行对比,感慨生命短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花季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转瞬即逝的领悟。可惜优秀的诗人竟然为此诗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刘希夷的亲戚宋之间是品德极为恶劣的文人,在读到这样含义深远的诗句后,就想占为己有,在遭到刘希夷的断然拒绝后,宋之间竟让奴仆残忍地杀害了他,真是可恨、可悲啊!

而流传甚广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更说明了诗歌在民间的普及性。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以诗歌齐名天下,经常在一起外出漫游。一天,天空飘着小雪,三人来到旗亭(酒楼)喝酒聊天。忽然看到宫廷里的十多个歌舞艺人来到酒楼,个个容貌漂亮,装扮艳丽,三人就避开她们在一旁的火炉边观看。他们私下商定:“我们三人各有诗名,不能分出高低。今天就听听这几位伶人(歌者)所唱的歌,如果谁的诗作纳入歌词的多,谁就是优胜者。”一会儿,一名伶人开始唱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我的诗。”王昌龄说着举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不久,另一名伶人唱:“开菌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中的句子,于是高适也在壁上画了一道。随后,一名伶人唱:“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又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一。王之涣心下有些着急,但他自信获得诗名很久了,应该不会落后,就对王昌龄和高适说:“这几名伶人都是潦倒之人,唱的是粗俗的下里巴人之词。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歌,岂是她们可以接近的?”随即指着伶人中最美的一个说,“等到她唱,如果歌词中还没有我的诗,我就终身不与你们比诗了。如果唱的是我的诗,那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另外两位诗人笑着同意了,三人就一起坐等。

果然,最后那位伶人唱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于是打趣说:“乡下人,我是胡说吗?“三人就大笑起来。伶人们见此情景觉得很纳闷,在听了事情的原委后,都忙不迭地给三人行礼,说:“俗人不识神仙,请诗人降低身份,屈尊加入我们的酒筵。”三位诗人愉快地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大家开怀畅饮。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唐代诗人被称为“神仙”,其地位在民间是很高的,颇受人们的尊重。诗歌的社会价值如此辉煌真是罕见!

无数事实证明,唐诗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文学,与其在社会中的普及度密不可分。作诗潮是唐代最强大的文化浪潮,席卷了整个唐代。在唐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爱诗,诗会从宫廷开到市井,从城市开到乡村,出现了全民诗歌大普及的局面。从而孕育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样杰出的诗人,造就了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诗篇。就现存的五万余首诗歌来看,政治战争、民生疾苦、个人抱负、爱情婚姻、生活习俗、花鸟虫鱼、历史文化等题材,都在唐诗这面宝镜里得到生动形象的再现。无论是古体诗、绝句、律诗,还是五言、七言,都由完备而进入全盛之境。风格上更是百花齐放,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冲淡空灵、白居易的通俗平实、李贺的奇崛冷艳等等。

在唐诗中,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壮志豪情;也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的感伤落寞;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的自信乐观;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随缘自娱。我们不禁慨叹,唐代为什么会出现持续不断、席卷社会的作诗潮?其实,诗歌的繁荣首先得益于唐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国富民强,社会稳定,都成为唐诗发展繁荣的背景,促使唐诗为整个时代涂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原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兼收并蓄,文学、艺术、绘画、雕塑等多方面的交融贯通,统治者的提倡,以诗赋取士的制度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源流等有利条件,都使得唐代诗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造就出了“神来、气来、情来”的盛唐气象。这就是被后人倍加赞赏的盛唐诗坛。盛唐诗歌充满了激情与热望,辉煌与浪漫,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诗人如璀璨明星,把诗坛点缀得丰富多彩、灿若银河。今天,当我们回首那远去的诗歌浪潮时,也就明白了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诗唐”的说法,诗歌在唐代的辉煌确实令后人景仰,而这种辉煌的成就与席卷唐代的作诗潮是分不开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席卷唐代的作诗潮,离不开才华横溢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