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字字珠玑,苏轼这首词太经典,反复品味一万
TUhjnbcbe - 2024/12/29 19:36:00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http://www.zgbdf.net/m/

“词曲为文字中尤物”,有人这样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必须承认,时隔千年,有些什么是大大不同了,这世界变化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还有些什么却一如既往,毫无变化——我们依旧是这块土地上黑眼睛、黄皮肤的一群,我们还在这里生活着,还在这里爱着,我们也还有着同样的幸福或不幸福的理由。就如同托尔斯泰所说“所有的不幸都是爱的不幸。”

人生万象纷纭杂沓,“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获罪遭贬,形同流放,他身为罪人,表面上放浪于山水之间,常常“幅巾芒履,与田夫野老相从溪谷间”,内心仍然关心着朝廷,关心着民间疾苦。他致书友人,详陈自己对平息蛮夷作乱的方略;仍然作诗,描写当地民众的悲惨境遇。黄州、武昌一带,民生凋敝,百姓养不起儿女,杀婴现象极为普遍,法律不能禁止。苏轼致信武昌知州朱寿昌说:“闻之辛酸,为之不食。”他劝朱寿昌开仓赈民,用劝诱米收养弃儿。他的许多名篇都作于此时。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起句“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从眼前景致落笔,写出快哉亭前江天相连的壮丽景色,气势恢宏。“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叙说自己和张怀民的交情至深。“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由快哉亭联想起平山堂,忆及欧阳修,既赞美了快哉亭之景,又兼怀人,笔势洒脱自在,含蕴极丰。

下片前半写江中之景,起句“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写江水宁静,犹如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由静境忽变动境,借渔翁驾舟写风中江景,笔致如画。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白头翁的形象乃东坡本人啊。“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借宋玉雌风、雄风之典归意于庄子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由此而顺势推出结尾“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刚直不阿,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快意无穷的千里雄风。

清旷豁达、潇洒脱俗,他高雅而不失有趣,才大而不失平易,仕途坎坷从未改变他对人生的态度“吾眼前无一个不是好人”。他有着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有着杜甫的深沉情怀。脱俗却不自绝于生活,是人同时又超乎常人。他入世而不低解、出世却不遗作,真实而又自然,这是他全部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文字魅力的所在。全词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字字珠玑,苏轼这首词太经典,反复品味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