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练笔是积累文字的最好方法。辛弃疾的词本人很喜欢,故此其63首鹧鸪天全部都有步韵学习。此组为写秋的一组,虽是练笔,但也全都有中年之秋天感怀,诸友不妨一读,不妨一笑。如有兴趣,也不妨一写。
鹧鸪天其一鹅湖寺道中南宋·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
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
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步韵其一茶庵夜宿秋云淡
酿就诗余尘壁凉,茶庵山水月回廊。
清光梦想庄生蝶,桂子风流荀令香。
翻枕角,底情长。上邪盟久事微茫。
手机屏淡当年影,人在他乡各自忙。
注:,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或又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唐李咸用《早行》诗:“困纔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荀令香:喻奇异香味,或喻人风仪高雅。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
鹧鸪天其二代人赋南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鹧鸪天步韵其二秋夜有所思
欲把空樽祭客愁,绕灯花影证温柔。
人间无处飞红雨,月上重檐照白头。
心字断,博烟收,庾郎何事别南楼。
冰轮一放山河满,再荐诗肠不自由。
注:心字,炉香名。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宋杨万里《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诗:“送似龙涎心字香,为君兴云绕明窗。”
博烟,博山炉烟而已。博山炉的简称。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二:“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秦女携手仙。”宋杨万里《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清赵翼《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庾郎何事别南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鹧鸪天东阳道中其三代人赋南宋·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沈销。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鹧鸪天步韵其三中秋近无聊
梦觉三山穷路遥,水云烟重月华销。
酒阑灯下诗难序,秋到窗前花失娇。
良夜寂,鬓霜萧。人生百载奈何桥。
茫茫碧落无穷已,客在蟾宫斫桂梢。
注: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鹧鸪天其四代人赋南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步韵其四茶庵秋夜煮茶
小火红炉翻雪芽,秋云澹月露凉些。
山居客坐听泉石,野寺僧行惊宿鸦。
天路近,婺灯斜,琼楼十二旧仙家。
尘中昨日曾风雨,跌落溪头桂子花。
注:婺灯,七夕织女灯或喻织女星
鹧鸪天其五鹅湖归病起作南宋·辛弃疾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
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步韵其五秋思揽月知谁客
草色离离水色回,莼鲈犹赖季鹰杯。
天教烟水双鸥倦,梦向秋风片叶催。
携竹杖,踏芒鞋。十年蓬路辟云开。
龙光塔上浮屠客,自揽天涯明月来。
注:季鹰杯:喻为人旷达。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候诔,叹息季鹰杯’”《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莼鲈,《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龙光塔在我所居住地旁边的白水带山顶。登上塔顶可以眺极远。
#原创诗词#
矛盾不是问题,诗句这样写可更加有力与警策,杜甫最爱的手法之一
诗词的言外之意该如何去写?象征与隐喻是使诗词更动人的一大利器
诗由四言向七言进化,为何说反而凝练了?这个角度分析诗词没见过
典故能给诗词带来什么?3个案例仔细分析,诗词创作中应如何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