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千古绝句年年岁岁花相似为何有2位作者
TUhjnbcbe - 2024/12/26 14:42:00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千古绝句“年年岁岁花相似”为何有2位作者,还引起一场凶杀案

唐朝初期有“仙宗十友”,顾名思义这里说的是十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其中孟浩然、李白、王维等著名诗人都在里面,还有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也在里面,能和李白的名字写在一起想必也是才情出众,武则天时期宋之问已经是五品学士,他写的《渡汉江》在新的教科书上出现了,在《全唐诗》中有他也有另外一首非常出名的古诗。

《代悲白头翁》是一首知名度很高的唐诗,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尤为惊艳,在《全唐诗》里更是先后两次收录这首古诗,诗的内容只有一句不一样,还有就是两首诗的作者也是不一样的,其中一首诗宋之问的,另外一首是刘希夷的。刘希夷是唐朝诗人也是高宗时期的进士,《从军行》、《采桑》等都出自他笔下。就是这样一位才子年纪轻轻死于非命。

而且他的死和他的诗有着直接关系,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舅,两人是亲戚又都喜欢吟诗作赋所以常常一块探讨诗词,一般新出炉的诗或者文章两人会先拿去给对方读,再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这天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第一个就拿去给舅舅欣赏。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宋之问看完大赞好诗,古诗前面主要说的是女子感伤落花,想到了容颜易老,后面说的是白发老翁因世事变迁而落魄的境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颠倒重复实在妙不可言,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这首诗一旦发表出去刘希夷必定誉满天下,宋之问也想到这点,于是请求刘希夷将诗宋给他,刘希夷果断拒绝,宋之问反复请求后又听说还没有人读过这首诗,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找来家丁,用装满泥土的布袋将刘希夷闷死,然后把诗中“洛阳女儿”改成“幽闺女儿”,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出去。有句话叫“若想人不知除非”,这件事后来还是被人记录下来了,所以现在的资料显示《代悲白头翁》的作者是刘希夷。

这个悲剧的发生很大原因在于古代没有版权制度,只是有少数官员实行过类似版权的禁止翻版的法规,但毕竟是个例,最后都没有正式实行,只有宋朝在这方面意识高一点,宋高宗明确规定了文集出版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测。后来朱熹写完《四书问答》,还没来得及修整发表却被人抢先一步印刷发出了,朱熹为此把对方告到官府,从这以后百姓的才有版权意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古绝句年年岁岁花相似为何有2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