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证券简称“蔚蓝生物”,股票代码:,发行价:10.19元/股。上市首日,蔚蓝生物开盘即封涨停,股价报收14.67元,涨幅为43.96%。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炳亮、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效成先生、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刚、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贾德强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玉海;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毅林;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秦力;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炳亮;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效成;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刚;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贾德强;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剑锋;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赵玉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一山;赢创工业集团北亚区副总裁TorbenMadsen;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亚太区总裁陈冬;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秘书长王洁共同出席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仪式。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炳亮
蔚蓝生物是一家以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生物制造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为传统产业提供清洁节能技术,为食品安全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全程服务农牧、纺织、食品等多个产业。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动物用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工业酶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全国酶制剂行业十强企业”等,目前拥有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次成功上市,对蔚蓝生物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后,公司将继续以“生物科技还原生态世界”为使命,以打造世界级高科技生物企业为目标,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投资者、回报社会。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秦力
蔚蓝生物是国内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领域的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致力于生物科技在农牧、纺织、食品等多个产业的运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随着新领域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将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本次发行上市,公司实力显著增强,竞争优势愈显突出,企业价值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也为A股市场带来了一个优质的投资标的。
广发证券是国内一流大型综合类券商,本次作为蔚蓝生物的保荐人和主承销商,我们深感荣幸。我们将继续提供优质服务,助力蔚蓝生物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玉海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截至目前,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及过会企业达到47家。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几何位置中心,青岛国际流亭国际机场位于区域内,交通便利,是青岛通向国内外的必经之地。近年来,城阳区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企业上市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多元化、梯次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区上市企业达到5家,在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3家。
蔚蓝生物是我区又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优秀企业。多年来,蔚蓝生物不断寻求积极、可持续的发展,在履行社会责任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以优良的产品质量与先进的管理模式成就客户、成就自我。蔚蓝生物的成功上市,既是对公司多年稳健发展的充分肯定,又标志着蔚蓝生物在募集社会资金方面开辟了新途径、迈上了新的台阶。希望蔚蓝生物以此次上市为契机,乘势而上,做大做强,以优异业绩回报全社会和投资者。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黄炳亮(左)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毅林(右)签订《上市协议书》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黄炳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毅林签订《上市协议书》,并互赠上市纪念品。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黄炳亮(左)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毅林(右)互赠上市纪念品
最后,由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炳亮、董事张效成、董事总经理陈刚、董事贾德强共同为蔚蓝生物上市鸣锣。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鸣锣仪式
上交所一楼大厅合影
1月16日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蓝宝石大屏”为蔚蓝生物上交所挂牌上市亮灯——“热烈祝贺蔚蓝生物成功上市”。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蓝宝石大屏”为蔚蓝生物上交所挂牌上市亮灯(1)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蓝宝石大屏”为蔚蓝生物上交所挂牌上市亮灯(2)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蓝宝石大屏”为蔚蓝生物上交所挂牌上市亮灯(3)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怎样的?
黄炳亮:公司主要从事酶制剂、微生态以及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问:请简要介绍公司技术创新机制与安排。
黄炳亮:公司在研发平台建设和管理、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研发人员培训与激励以及国内外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研发的基础条件、人才团队和管理制度上保证了公司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
问:请介绍公司的研发机构的设立情况。
黄炳亮: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创新能力与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经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包括酶制剂创新平台、微生态创新平台、化药创新平台、疫苗创新平台、中药创新平台、综合创新平台等多个创新平台,上述创新平台主要从事酶制剂、微生态、动物保健品领域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具备强大的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实力,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研发中心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认定的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认定或批准的国家动物用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动物用保健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人社局批准建设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
陈刚: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策略,并通过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以及生产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功效。公司通过完整的原材料采购来保障原料采购质量,并严格按照GMP要求以及其他高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产品生产;通过研发不断改进产品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功效。凭借一批质量高、功效好的产品,公司已在业内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公司的经销模式。
陈刚:报告期内,发行人经销模式主要运用在生物制品、微生态等业务。发行人开发经销商以华东区域为主,主要选择养殖密度高,中小养殖户众多的区域。发行人选择经销商的条件主要包括终端客户资源、技术服务能力、资金实力、经营思路是否匹配,信誉是否良好。
发行人下游养殖行业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小规模养殖和散养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农村地区。针对这些地区的销售,发行人采取经销模式开拓市场。偏远农村地区经销商规模较小,大多数采取个人或个体户等非法人实体方式运营。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生产模式。
陈刚: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安全库存制定生产计划,以确保在不影响市场销售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产成品库存,提高营运效率。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承接的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所制订的营销计划,结合现有库存、生产周期、安全库存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及库存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及修订,以保证公司产品的正常销售。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采购模式。
陈刚:公司根据内部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现状与市场特点,建立了规范的采购工作流程。公司成立了品质管理部、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等部门经理级人员组成的集中采购小组,负责对公司采购进行监督管理,并负责公司部分物料的招标采购。公司定期对各供应商进行现场稽核与考评,以此作为分配采购量与选择主、辅供应商的依据。在保持供应物料质量稳定与逐步提高的前提下,也将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公司目前以询价采购为主,招标采购为辅。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优势。
陈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约为10%,在行业中属于较高的水平。强大的技术实力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动物用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工业酶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保健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酶制剂行业十强企业山东省引才工作重点支持企业。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拥有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拥有国内授权发明专利件、美国授权专利3件、PCT国际申请9项及国家级新兽药证书30项。同时,公司及其子公司共主持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3项,参与20项,并主持、参与酶制剂、动物保健行业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41项,其中39项已颁布、2项待颁布。
此外,公司子公司研制的紫锥菊及其制剂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3个;公司子公司研制的清解颗粒、芪术增免合剂、白头翁颗粒、芪草乳康颗粒等中兽药复方制剂,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在动物用生物制品领域,公司子公司利用基因工程、大规模生物反应器细胞悬浮培养等技术,开展动物疫苗、抗体、干扰素等产品的开发,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8项。
问:公司酶制剂产品的收入情况如何?
乔丕远:报告期内,公司酶制剂产品收入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饲料酶销售收入占比最高,平均在75%左右。受益于全球酶制剂行业的稳步增长,公司酶制剂产品销售规模逐步增长,年和年分别增长6.69%和7.43%。
问:公司微生态产品的收入情况如何?
乔丕远:公司目前生产的微生态产品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畜禽、植物、水产和益家美。随着国家对滥用抗生素行为及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微生态制剂的需求有所增长。年和年分别增长4.89%和9.01%。
行业篇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所属行业的技术壁垒。
陈刚:酶制剂、微生态产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发酵工艺和后处理工艺两个部分。当具备特定用途的新基因或菌种被筛选出来之后,下一步的挑战则是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来提高发酵产量,并通过完善后处理工艺来提高收率。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对于新进入酶制剂和微生态行业的企业来说,获取特定的基因或合适的菌种是第一步,而短时期内掌握高效率的发酵工艺和后处理技术则是产品商业化的巨大挑战。因此,生产工艺是新企业进入酶制剂、微生态行业的壁垒。
问:请介绍一下国内及国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
陈刚:目前,发行人酶制剂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诺维信、杜邦、溢多利、新华扬等,其中,诺维信、杜邦为跨国公司;微生态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德国绍曼、科汉森、宝来利来等,其中,德国绍曼、科汉森系国外企业;公司动物保健板块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硕腾(Zoetis)、中牧股份、生物股份、瑞普生物、海利生物、普莱柯、青岛易邦等。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黄炳亮:公司将持续专注于生物行业,以生物科技还原生态世界为宗旨,致力于为生物制造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为传统产业提供清洁节能技术,为食品安全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全程服务农牧、纺织、食品、洗涤等多个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生物企业。
问:公司未来三年有何发展规划?
曹成:公司将持续专注于生物行业,以生物科技还原生态世界为宗旨,致力于成为世界级高科技生物企业。
酶制剂、微生态、动保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逐渐演变为技术与产品的竞争,未来三年公司将在不同的业务中抢占技术、产品的制高点,准确判断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通过持续的研究投入和必要的生产建设,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以确保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市场竞争力和地位不断提高。
发行篇
问:请介绍一下募集资金的用途。
黄炳亮: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吨新型生物酶系列产品项目、年产吨植物用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项目、吨/年兽用粉剂自动化密闭式工艺调配项目以及蔚蓝生物集团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制度使用募集资金。
问:如何保证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陈刚:各种不确定和不可预期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展、预期产生的投资效益造成影响。公司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尽快启动投资项目,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对项目进度、项目质量、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监控。同时,公司将合理利用募集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以化解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管理的风险。
问: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净资产收益率有何影响?
乔丕远:募集资金到位后,由于净资产迅速扩张,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由于存在建设期和稳定期,因此发行当年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将被摊薄。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均经过严格科学的论证,并获得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符合本公司发展规划。从中长期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
问:请介绍一下募投项目的合规性。
乔丕远: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在相关部门备案,取得环评批复以及土地使用权证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土地管理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