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词中也有我家的动物们
TUhjnbcbe - 2024/10/4 17:27:00

今日禁食野生动物得到立法,这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更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大快人心!

先分享一件小事:前几天傍晚,一只斑鸠落在了厦子底下的梁上,看样子它是要在这里安居乐。家里的长辈想把它变成盘中餐,正当下手时,我说:“现在这么多病毒肆虐,与吃野味有很大联系!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这个!弄不好这是要传播病毒的!”家里的长辈很不情愿地放下“武器”,那只斑鸠到我离开家之前,还是每天晚上都栖息我家梁上。家里花草树木很多,因此招来了不少鸟类,全盛时期,臭椿树上是卷尾、刺柏上接近二十只斑鸠、梨树上住着靛壳、核桃树上有伯劳、香椿树上是白头翁,我们与它们相安无事和多年。

我家一直很传统,加上院子比较大,所以时至今日,仍然饲养着不少动物,如鸡、鹅、兔子、狗等。比如那只老母鸡,虽然体重不过三斤,但是已经年方七岁,大有成精的势头。比如那只大呆鹅,已经六岁,老而弥奸。再如那只种兔,每次见了母兔子都是给人家舔舔毛、拱拱手,百般讨好。这些动物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动物也是诗词中的常客,古人称鸿雁来宾,讲青鸟殷勤,说鸡是五德之禽,赞狗有护主之忠。而我家的那些动物们,也曾在诗词中出现。

如下:

一.鸡

二十年前小学一年级课本上,第二课即是唐寅的《画鸡》,诗曰: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在家的一个月,每天听着鸡鸣入睡,很是惬意。而封村的日子里,当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到了高中,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名句。

二.狗

“二狗”可为人名。村里有个老表侄,小名“二狗”。虽然已经年近七十,但大家还是叫他“二狗”,至于他的大号,不仔细想想还真不知道。

诗词中“狗”常与“鸡”一同出现。虽然有“鸡犬不宁”之诟,但是也有“鸡犬升天”之荣。犬守夜,鸡司晨,有鸡有狗,才是农家。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曾这样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生活,我很向往。

大名鼎鼎的狗,也曾出现在苏轼的词中。东坡居士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里的“黄”,即狗。

三.鹅

鹅与公鸡、土狗号称乡间三霸。此君身大力不亏,嘴里还有牙。虽然整天吃素,但是有绝对的暴力倾向。尤其是公鹅,领地意识很强,胆敢踏入半步者,必遭严惩。

故事中咏鹅最出名的,莫过于唐朝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四.兔子

因为嫦娥的关系,兔子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在我们那里,买卖人赶集的路上若是遇见兔子,是要立即返回家中的。到了农历五月,兔子是二大爷,谁也不能碰它,因为它身上长疔。或许,这是最早的禁食野生动物的俗规。

描写兔子的古诗文,首相想到的是《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其次则是韩愈《毛颖传》中的“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扑朔迷离,狡兔三窟,兔子可不止呆萌可爱,它急了也咬人。

¥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儿童古诗词大全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赏析唐诗宋词元曲正版全集诗经鉴赏辞典三京东¥购买已下架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词中也有我家的动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