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跨六钦高速公路连续梁顺利合龙。南玉高铁是南宁至深圳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公里。记者何学俏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在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融安段,施工人员正在铺设最后一层沥青。该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构筑起泉南高速复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罗洁芳龙丹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在梧州循环经济园区,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冒着高温,对10千伏园区一线开展双车配电带电作业检修维护,以提升供电能力。图为作业人员正在高空做导线的绝缘遮蔽。记者潘登通讯员何华文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在梧州循环经济园区,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冒着高温,对10千伏园区一线开展双车配电带电作业检修维护,以提升供电能力。图为作业人员坐在配电车上检修电路。记者潘登通讯员何华文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年南海伏季休渔于8月16日中午结束,经过三个半月的休养生息,北部湾的海面再度热闹起来。北海、防城港和钦州三地渔民自发举行祭海仪式后,数千艘渔船驶向大海。图为渔船驶出渔港的场景。记者彭庆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年南海伏季休渔于8月16日中午结束,经过三个半月的休养生息,北部湾的海面再度热闹起来。北海、防城港和钦州三地渔民自发举行祭海仪式后,数千艘渔船驶向大海。图为渔民按传统习俗举行祭海仪式。李俭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近日,在柳城县东泉镇脱贫村雷塘村北岸屯,当地农民群众顶着烈日在家庭农场里采收火龙果。在雷塘村建立的一家庭农场,当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种植红心火龙果亩。按照当前亩产多公斤,市场平均售价6元/公斤计算,年产值可达两百多万元。通讯员克轶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近日,在南宁市一处居民小区,教练在泳池中教授小朋友们水中脱困技巧。暑期以来,全区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活动,提高小朋友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刘峥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针对严峻复杂的边境疫情防控形势,凭祥市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防控,党员先行”的忠诚使命,为全力打赢边境疫情防控贡献先锋力量。图为党员先锋队加强边境线巡逻防控。记者简文湘通讯员韦陆和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8月16日,广西除了桂西北和沿海还有雨水,大部分地区雨水停歇。在连续两天雨水包围下,大部分地区享受了三伏天难得的清凉。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未来几天,除了桂西北和沿海外,其他地区炎热回归。图为8月16日早上,南宁市区阴天,空中乌云密布。记者何定坚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古圩,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办“赛巧”盛会。据介绍,当地的赛巧节源自清乾隆五十八年(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最初是在那莲北帝庙宇竣工庆典活动中举办了一场“巧女”比赛,深受民众喜爱,此后该节日便成为一年一度的“赛巧选巧女”传统节日,成为寓意姐妹情浓的一场民俗盛宴。图为香喷喷的白头翁糍粑滚烫出锅。记者乔晓莹通讯员滕忠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古圩,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办“赛巧”盛会。据介绍,当地的赛巧节源自清乾隆五十八年(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最初是在那莲北帝庙宇竣工庆典活动中举办了一场“巧女”比赛,深受民众喜爱,此后该节日便成为一年一度的“赛巧选巧女”传统节日,成为寓意姐妹情浓的一场民俗盛宴。图为孩子们认真做手工,传承传统文化。记者乔晓莹通讯员滕忠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古圩,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办“赛巧”盛会。据介绍,当地的赛巧节源自清乾隆五十八年(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最初是在那莲北帝庙宇竣工庆典活动中举办了一场“巧女”比赛,深受民众喜爱,此后该节日便成为一年一度的“赛巧选巧女”传统节日,成为寓意姐妹情浓的一场民俗盛宴。图为那莲妇女包粽、做小吃,其乐融融。记者乔晓莹通讯员滕忠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近日,广西—东盟经开区在武帽农场举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采样演练,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预期目标,提升了经开区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综合能力。潘志安冯克灵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8月16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学生正在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计到今年9月底,该县生源地信用贷款受理人数将超过人,贷款金额超过多万元。覃义琛张洁晶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8月14日,在隆安县隆香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忙着分拣火龙果装箱外运。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南宁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5万亩,产量24万多吨。记者唐广生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每日焦点图由广西新闻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