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句诗读懂洛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
TUhjnbcbe - 2024/8/11 9:04:00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摘自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初唐诗人刘希夷在灿若星辰的唐朝诗人堆里,并不是那么起眼。但是,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确广为流传。

刘希夷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据文献记载,他是高宗上元二年进士,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少有文华。

可以想象,一个相貌俊美的少年,学业有成,谈笑风生,弹得一手好琵琶,诗也写的不错,又处在蒸蒸日上的初唐,该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啊。

偏偏这个时候,诗人心生感慨。人生易老,韶华易逝。今日红颜子,明日白头翁。

这番感慨,和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颇为相像。

只是,辛弃疾的诗,是被弹劾之后抒发心中的苦闷而成,句子写的很是无奈。

而少年郎刘希夷的诗中,更多的,是青春年少时的多愁善感。

我们都从青春走过,或者正值青春,谁在这样的时刻没有过这种感慨呢?

当然,这种感慨,也有刘希夷少年丧父、寄人篱下、官场不顺的郁闷成分在其中。

但这是唐朝,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哪怕感慨也显得不那么消沉。

刘希夷原名叫庭芝,估计是经历一些人生的坎坷后,心有感悟,向往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所以改名希夷。

老子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夷,指代玄妙的事物,同时也是灵芝的代名词。我倒更觉得,改名字的时候,刘希夷是希望自己像灵芝仙草一样,有着高尚的品格。

刘希夷的诗,起初并不被人们重视。直到盛唐玄宗天宝年间,丽正殿学士孙翌选编了一部三卷本的《正声集》,把刘希夷的诗选进去,并称他是初唐才子第一人。刘希夷的诗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相洲先生在《刘希夷历史地位重估》一文中说:盛唐之音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四项内涵,在初唐近百年诗歌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众多诗人各有贡献,而刘希夷是唯一同时兼备这四种风格的诗人。这使他成为初唐诗发展的总结者,他以实际诗歌创作,预示着盛唐之音即将到来。

比刘希夷晚50年出生的李白,晚年出生的张籍,很多诗歌也都能看到刘希夷的影子。

一千多年后,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写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今日读起来,似乎也能看到红颜子和白头翁的哀伤。

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不管是初唐才子刘希夷,还是今天的你我,我们都经历着同样的欢乐与悲伤。

如果你在洛阳生活过,你就会知道,洛阳和汝州其实真的很近。

也难怪在《代悲白头翁》的开头,刘希夷就写到: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诗人是想起了故人?还是在感怀自己?

《洛川怀古》是诗人从汝州去洛阳途中,见萋萋春草,见悲歌征马,有感而发写下的。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从军行》中,诗人见纷纷伊洛道,戎马几万匹时,还踌躇满怀,意欲冲锋陷战,杀敌立功。他写到,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

刘希夷一生,只留下了20多首诗作,在很多诗作中,都能看到洛阳的影子。

洛阳,是距离刘希夷家乡不远的都城,更是诗人心中爱恨情仇交织的精神之城。

可是,刘希夷只活了29岁。

关于刘希夷的死因,坊间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刘希夷的舅舅也就是当时的诗人宋之问,对诗中这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非常喜爱,欲据为己有,刘希夷不愿意,宋之问竟让人用土囊将其活活压死。

也有人提出,宋之问是不是刘希夷的舅舅尚待考,从两人都不确切的生卒年记载推断,似乎这种事也不太可能发生。况且,当时的宋之问也是颇有诗名的,为这一句诗去杀人,似乎也不大可能。

但是人们依然很热衷于这一说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惋惜于一个青年才俊的早逝,另一方面,恐怕是不耻于宋之问的为人吧。

身为诗人的宋之问,献媚于武则天的宠男张昌宗张易之,给人家倒尿盆,还给武则天写过情诗,这些做法都为人所诟病。

古往今来,不管什么时候,人品都很重要。

今天,在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有个不起眼的院子,夷院。刘希夷的墓就在那里。

墓冢旁伫立刘希夷的雕像,一看就是青春少年郎。很多人在给刘希夷的作品配图时,常会想当然地选择一个长髯老者的形象。恐怕他们忘了,诗人至死,也才29岁,仍是少年。

刘希夷伫立这,就这么长久地张望着洛阳。

那里,有他惯看的洛水和牡丹,有他的理想和落寞,有文友的高谈阔论,有好友的把盏言欢,有他笔下的红颜美少年,也有他唏嘘的此翁白头真可怜!

我想,每个人,无论你现在在哪,趁你还是红颜青春少年时,都应该来洛阳看看,都应该和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城市有点交集。

毕竟,这是多少诗人笔下的洛阳,这是多少年刀光剑影花开花落的洛阳,这是永远亲切永远如初恋般的洛阳。

在这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这里,哪怕你已是白头翁,你依然是红颜子,美少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句诗读懂洛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