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受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们的尊重,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中国是个文明的国度,节日丰富,文化深厚。这不,又临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光阴荏苒,春去秋来,物华将逝。在这个深秋季节,人们借重阳节或出游赏景,或登高望远,或观菊插萸,以此踏秋辞青,寄托情思。重阳节现在又名老年节,社会提倡敬老爱老,它也是中国古老的祭祖节,与春天清明节遥相呼应,为中国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浓重的人文情调。中国古文化认为,六为阴数,九算阳数,九九便是重阳。在这个节日里,古今诗人墨客写下了无数的好诗好词,今天我们不妨也捡几首朗朗上口的吟读一番,好让重阳头上照,逸兴荡胸怀。
王维,我们都熟悉,唐代大诗人,很小就能诗会画。小学学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便是他十七岁时写下的名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在外,佳节思亲,想象着兄弟们登高插萸,却只少我一人。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却是借兄弟的行为表现出来,通俗之中,诗的意味却高远缠绵。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才女,诗从她的笔下写出来,总是那么惊艳,成为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请咏读她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初凉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时节,独守空闺,香烟缭绕,把酒东篱。侵透的是半夜初凉,抹不掉的是相思纱窗。西风帘卷,伴佳人消瘦,黄花如霜。
白居易,晚唐大诗人,齐名于李白杜甫。他的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其《重阳席上赋白菊》新颖别致,词约意丰,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弧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欹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毛泽东,我们的开国领袖,同时,也是独树一帜的伟大诗人。主席的诗词是怎样的不凡,大家也许早已知晓,我们借他的重阳诗《采桑子》细细品味,来领略一下他那伟人的风采吧。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古人眼里,秋日重阳尽是悲情楚楚,而主席的诗却脱尽旧习,一扫阴霾,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奋进的笔调,唤起了革命人士为理想而牺牲的豪情壮志,其高尚的情操,独步诗坛。“人生易老天难老”以其警句形式将人与宇宙联系起来,极其精妙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思想。黄花,一个让古人伤心垂泪的景物,在主席这儿,却以革命家的崇高情愫将其洗礼,让它焕发了蓬勃生机。它分明已不再是自然景物的盛衰,而是在渲染革命斗争胜利之后的群情激昂。革命者不会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而只会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去战斗。反复“重阳”,又胜“春光”,“秋风”遒“劲”,“黄花”吐“香”,革命的“江天”“万里”新观。语调的酣畅,诗意的激荡,真古今翰墨之大观。
中国古今好诗词灿若繁星,中华传统文化深比江海,社会发展再快,不丢炎黄之心。让我们常读诗词经典,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