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很难讲得清楚的公案。
首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就是《白头翁》一诗《全唐诗》卷八十二收录此诗作者署名是刘希夷,而卷五十二又收录此诗标题变成了《有所思》,作者相对变成了宋之问。这两诗唯一的区别在于,宋诗中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改为了“幽闺女儿惜颜色”。
因为版权之争,所以后来出现了宋之问因为这句诗用土袋压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刘希夷的说法。那么,宋之问有没有真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呢?
最早出现这种说法应该是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和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这边两部小说集。《大唐新语》说刘希夷“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说得比较含糊,并不十分肯定。但我们知道,最初的谣言不就这样来的么,惯会使用也许,大概之类的词语。
而《刘宾客嘉话录》则说“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不但语气肯定,而且还说是宋之问亲手干的。后来出现的《唐才子传》补充了更为详尽的杀人细节。
这两位作者距离宋之问刘希夷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年了,而再靠近宋之问时代的文献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宋之问杀害刘希夷的材料矛盾之处很多,大致有三:
首先是时间上的矛盾。
关于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正史上均没有明确记载,只能从其他材料中大致推测。《唐才子传》说刘希夷上元()中进士,时年二十五,死的时候还没到三十岁,那么他当生于高宗永徽二年(),死于仪凤(-),或者调露()年间,最迟不晚于永隆元年()。
《新唐书·宋之问传》称宋之问”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这里”甫冠“就是刚满20岁的意思。而据宋之问《秋莲赋》自序:”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与之问分直于洛城西。“两相对照,可知武则天天授元年时宋之问才20岁。顺着这个年龄往上推,宋之问当生于高宗咸亨二年(),比刘希夷小了整整20岁。
试想一下,刘希夷25-29岁时死掉,而宋之问作为一个5-9岁的幼童,怎么能使下人活着亲自把刘希夷压死?而更夸张的是《唐才子传》里说宋之问跟刘希夷同年进士,那么问题来了宋之问4岁就进士及第了,这可能吗?
闻一多的《唐诗大系》里把宋之问的出生定为唐高宗显庆元年(),这样一来,到刘希夷死的时候,宋之问是21-25岁,这正是宋之问年富力强的时候,用土袋把25-29岁的刘希夷压死还是说得过去的。
不过,根据常识,出现甥舅年龄相仿,甚至外甥比舅稍大的情况,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外甥母亲是大姐,在姊妹中排行靠前,舅是小舅,在姊妹中排行靠后,二是姐弟的年龄要相差18岁以上。
据《旧唐书·宋之问传》和唐代的《朝野佥载》,宋之问有兄弟三人,宋之问、宋之逊、宋之悌,宋之问是大哥。而宋之问的《陆浑南桃花汤》诗里有”长妹梵筵众“一句,“长妹”表示宋之问至少有两个妹妹,如果刘希夷的母亲是宋之问的大姐,宋之问便是兄弟姐妹6个人。
这是按照宋之问和刘希夷母亲之间没有其他兄弟姊妹假设来算,即宋之问母亲在生下刘希夷的母亲18年后,一直没有生育,直到36·39岁时生下了宋之问,之后又生下了两男两女。如果宋之问和他之后的兄弟姊妹们之间平均相差2-3岁的话,宋之问母亲的生育年龄要持续到44-51岁,这在女性中是非常少见的,特别是中年以后。如果以刘希夷比宋之问大4岁来算,宋之问母亲的生育年龄更要持续到48-56岁,这恐怕就更加少见了。
其次是名望上的矛盾
据《旧唐书》记载:“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大唐新语》说:“刘希夷,一名挺值,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
《唐才子传》也称刘希夷“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
也就是说,宋之问成名早,其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后人谈论初唐诗歌,总是绕不过去“沈(佺期)宋(之问)体”,而“沈宋体”的主要贡献在于使唐律诗定型。如此一来,就说明宋之问的名气很大,他不仅是普通人眼中的明星,还是专家学者眼中的一代宗师,足见其影响之广泛,何至于为了区区两句诗而残杀亲人?
再次是人性上的矛盾
虽然刘、宋二人是否真有甥舅关系至今没有直接的史料证据,但《资治通鉴》第卷倒是提到了宋之问一个真正的外甥李悛,原文里记载的这个外甥是宋之逊的,宋之逊的外甥,自然就是宋之问的外甥。这说明宋之问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嫁到了李家,即表明宋之问确实有姊妹。
如果再加上刘希夷的母亲,宋之问至少就有两个姐姐了。刘希夷如果真是宋之问的外甥,甥舅二人年级相近,在一起切磋吟对诗文,且俱名重天下,不是会传为佳话吗?试想,少年时经常一起玩耍,又作为长辈的宋之问会对刘希夷那么冷酷吗?
即便他为了一点小名望性格分裂、心理变态、难道他不顾及自己的姐姐、姐夫对他兴师问罪的么?特别是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有神力”,他二弟宋之悌“骁勇过人”,难道他们对杀害刘希夷的宋之问毫不在意的么?
更关键的是,这件事情在宋之问之后的年时间里,没人提及,到了年后却开始出现了,宋之问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能够把杀人的事情掩盖得年毫无痕迹?即便能,那么问题又来了,年后的人们又是怎么发现的,还能把宋之问杀人的事情,描述得那么清楚,用沙袋压人致死的杀人手法都能搞清楚?唐代的刑侦技术已经厉害到这种程度了?
瞎写一通,大家凑合着看,如果看起来还成,麻烦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