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伤寒论有四大疑惑,怎么解决
TUhjnbcbe - 2023/12/22 21:10:00

纠正了表证的概念,真正找到了治疗外感病的正确方法。

以前,我从教科书上学习的表证治疗概念是错误的,教课书上的表证是外邪侵犯人体导致人体体表发生的病证。病因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病位在表指人体表(毫毛、皮肤);病机是外感六淫,侵犯人体卫表,教课书所述的表证、里证是按人体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所以表证是指人体毫毛、皮肤范围,里证病位是在脏腑,表与里之间膜原是半表半里。

教科书把外感表证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湿表证。治疗是: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辨别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的方法是前者恶寒重发热轻,后者是恶寒轻发热重。二者均有恶寒、发热,所不同的是其轻与重程度不同,但在临床上恶寒与发热的程度轻重是病人和医者的感觉来描述的,不客观,误差是很大的。再者,临床实践中,感受寒邪也并不都是发热轻,如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也有高烧发热体若燔炭的时候。《黄帝内经》言:“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乃散”。所以,恶寒和发热的轻重辨别不了外感寒邪和外感寒热邪。在这个问题上,我纠结了多年来,老是辨不清楚外感病的性质,也常导致临床时,对外感病治疗无效。

通过学习《伤寒论》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表证本质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人体的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作用,人体就会出现恶寒的症状,这种恶寒的症状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随烤火、加衣被而缓解。

表证的概念是外感寒邪引起的,以恶寒、发热、脉浮、头项强痛为特征的临床证候。《伤寒论》中常以恶寒的有无作为是不是表证的诊断根据,凡是有恶寒的,张仲景都认为是表未解也。如第条:“~~~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从中可以看到,教课书上所称“六淫”,只有感受寒邪和湿邪后才能出现恶寒,才有表证,因为寒性凝滞收引,能束缚卫气;湿重着、黏腻,也能束缚卫气,使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作用,而出现恶寒。

而“六淫”中除寒、湿之邪之外,其它邪气侵袭人体时不能束缚人体卫气,就不会出现恶寒。所以,表证的有无,诊断秒杀词就是恶寒,与其它无关,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

通过学习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更加明确了外感病的诊治方法,完全纠正了我之前学的外感病错误的概念。

首先纠正了对六淫的认识,以前按教课书上的风、寒、暑、湿、燥、火,而实质是风邪是所有外邪的总称,热邪包含着暑邪、火邪。外邪按性质分类就是:寒邪、热邪、湿邪、燥邪,共四类外邪。

四类邪外感寒邪和外感热邪初期的区别很明确,外感寒邪初期的特征是“恶寒”,外感热邪初期的特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什么外感热邪不会恶寒呢?因为热邪特性炎上、升散,不可能束缚、郁闭卫气,只会鼓动卫气运行,加速气血运行,所以外感热邪不会恶寒。如果出现“恶寒”,这个“恶寒”也只会是外感热邪初期的兼症,是外感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形成了肺热证,而又兼外感寒邪。这时只需弄清楚肺热和表寒的主次轻重。按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原则治疗。

外感病初期辩证论治:

外感寒邪初期:

1、太阳伤寒证(表实证):主证有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治法:辛温发汗散寒。方剂:轻者用葱豉汤;重者用麻黄汤。

2、太阳中风证(表虚证):主证有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治法:解肌散寒,调和营卫。方剂:桂枝汤。

外感热邪初期:

1、热邪犯肺证:主证:发热、汗出、不恶寒或反恶热、口渴、头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治法:清解肺热。方剂:以咳嗽为主的用桑菊饮;以发热为主的用银翘散。

2、热犯阳明证:主症:壮热多汗、口渴多饮、心烦头痛、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或浮滑。治法:辛寒清热。方剂:白虎汤。

外感燥邪初期:主症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治法:清宣肺热,养阴润燥。代表方剂桑菊饮。

而现行教课书称外感燥邪初期为“秋燥表证”。将其称为“秋燥表证”的原因是在外感燥邪初期有时可见“微恶风寒”。其实这是外感燥邪的兼证,即燥邪伤肺津兼有外感寒邪。燥邪没有收引、凝滞之性,不可能束缚卫气,是不可能导致恶寒的。

外感湿邪初期:主症头疼身重,头痛如裹,腰脊、四肢重痛难以转侧,伴见恶寒,苔白滑,脉濡。治法:祛湿散寒。代表方剂:羌活胜湿汤。湿邪重浊黏滞,可以束缚卫气,使卫气不能温分肉,所以可以有恶寒,恶寒是外感温邪初期的固有表现,不是兼证。也可以理解为,湿性类水,水性本寒,所以湿有很多特征和寒相似。

医生能治疗外感病,这是起码功夫,基本功,也很重要,“善治者,首先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但是,中医理论对外感病概念历来没有统一标准的界定,教课书的界定也不正确,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很多。师父给出的外感病初期治疗理论,真实可靠,临床适用,确实能避免很多的误治。

透彻认识“桂枝本为解肌”。

以前我学到的桂枝汤就是治疗太阳病有汗,即现代教课书说的治疗表虚证的方;以前对桂枝汤解肌祛风的认识是解除肌表的风寒之邪。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理解桂枝的功效,更没有理解“解肌”,所以临床时也是糊理糊涂的使用桂枝。

桂枝汤乃《伤寒论》第一方,《方剂学》之首。由桂枝、芍药等量和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查《本经》原文,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大枣、炙甘草都是补脾益气。生姜辛温散寒。

全方具有补脾胃功效是无疑的。所以桂枝的解肌,首先是补益脾胃,脾胃充实了,营卫才能调和,通过补益脾胃达到调补营卫,协调营卫关系,恢复营卫功能,营卫功能正常后,腠理毫毛、肌肉筋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行。

解肌是一种缓和的、自然的、达到汗出邪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运用中,凡是符合脾胃虚弱,营卫不和病机的,都可用桂枝汤,桂枝汤不是简单的治疗太阳病出汗的方,更不是简单的解表止汗的方,而是调补脾胃、调和营卫的方。

通过跟师父学习后,我曾用桂枝汤治疗过夜间骚痒证、半身自汗症。

病案一:

周某,男性,42岁,职业厨师。他于年11月5日就诊,主诉夜间全身搔痒,无法入睡,已有十多年,并且多次求医无效。经检查,他入睡后全身搔痒,需要不停地挠痒,难以入眠。坐起来略有缓解,但整晚都在挠痒,早上没有抓痕,白天不痒,但近年来症状越来越严重。他没有汗液分泌,皮肤湿润,口干不渴,饮食量正常,但饭后会感到饱胀。他的小便正常,但大便多年来都是稀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薄,脉缓。经过诊断,他被诊断为搔痒病营卫不和证,医生给他开了桂枝汤五剂。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服用,睡前一小时服用一次。五天后,他前来感谢,说服用一剂就见效了,能够入睡了,服完五剂后不再感到搔痒,已经痊愈。

病案二:

夏某,男,56岁,是一名公务员。他因为常常只有左半身出汗,而右半身不出汗,在年6月3医院就诊。夏某自述,三年前在防汛工地上中暑后,就一直是左半身出汗,而右半身却无汗。春夏秋冬都是如此,即使在夏天受热时,全身也只有左半身出汗。活动时,左半身的出汗情况更加明显,夏天汗量也很大,而冬天睡觉时,左半身也会出汗。经过医生的刻诊,夏某的饮食正常,二便通畅,口不渴,无寒热,舌淡苔白薄,脉缓。诊断结果为汗证之营卫不和。医生给出的处方是桂枝汤五付。一周后,夏某通过电话告诉医生,他现在全身都能出汗了,而且右半身和左半身出汗的情况也一样了。后来,夏某又追诊了一年,汗出情况正常,全身左右半身汗出均匀。

认识少阳病与半表半里有感。

以前我所学习的少阳病,都是言半表半里,读《伤寒论》第条时,也没有仔细推敲,很多老师和教课书上说少阳就是邪犯半表半里。过去老师给我灌输的是太阳为表证,阳明为里证,少阳为半表半里证,少阳为枢。

跟师学习之后,我才清楚的认识到少阳病的本质是:邪犯少阳段阶,人体正气已经虚弱,邪气已处于衰减之势,正邪相持,正邪分争。正气不能一鼓作气的驱邪于外,邪气也不能直趋于里,正邪分争相持,邪胜则寒,正胜则热,所以少阳病的主要特征是“往来寒热”。正如《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病是手足少阳二经、胆和三焦二腑受邪致病。主方是小柴胡汤。

为什么中医界会有半表半里这个概念呢?是因为成无忌在《注解伤寒论》里,在注解《伤寒论》第条时,把“…….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

仔细阅读上述文字,应该理解为:这种情况应该是阳微结,肯定有表证,而且还有里证,是表里同病;脉沉主里,汗出是阳气有轻微的被郁滞,如果是纯属阴气凝结,不会有表证,邪盛于里。阳微结是部份邪气在里,部份邪气在表之表里同病。而成无忌注解为半表半里,是邪不在里,也不在表,处于表与里之间。这显然与原文的表里同病不是一个意思了。

历代医推崇成无忌的以经解论无疑是对的,但错误的地方还是应该纠正。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少阳病的真实面目,临床能够正确运用小柴胡汤。

病案三:

邹某,女性,67岁。年10月24日转入我院。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交替发作,住治疗一周无效,故转院。刻诊:明显发热恶寒交替,高烧时达39.2度,恶寒时加盖二张被子仍感寒战。伴有口苦、咽干、胸满、胁胀、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小便利、便秘五天等症状。舌红苔黄薄,脉弦紧。诊断为少阳病阳微结证。治疗方案: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枢机,宣畅三焦。方剂成分:柴胡30克,黄芩15克,生姜15克,法夏10克,人参10克,大枣12枚(劈开),炙甘草10克。三剂,每天一剂,以水ML,煎至ML,三次温服。服药当晚即解大便,疗效明显,体温下降至38.3度。第三天病情好转,要求出院。

终于认识了厥阴病。

我清楚地记得参加中医函授学习时,胡伏林老师讲《伤寒论》厥阴病篇,要求我们背下厥阴病的提纲,第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听完胡老师讲完厥阴病篇后,我脑子里一团糊,难道厥阴就是胆道蛔虫病吗?

从格式上看,第条是提纲式格式。如:太阳病的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为家实是也”;太阴病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时痛,自利益甚”;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但欲寐,脉沉细”。

然而提纲是统领全篇的纲领,总揽全篇的内容,前面五篇都能统揽全篇内容,而第条是提纲式格式,但内容却不能总揽全篇,它是讲的是上焦有肝热引起消渴和气上撞心,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而形成脾胃肠虚寒,即下虚寒。蛔虫趋热、趋甜香味,所以就有饥不欲食,食则吐蛔。这种由上实热下虚寒,蛔虫窜动引起疼痛导致的厥证,可以是蛔厥,也可以是痛厥,只能是厥证的一种情况,怎么能总揽厥阴病全篇呢?

厥阴病篇还有热厥、寒厥、热过错杂厥、气厥、水厥、痰厥等等,这些与蛔厥完全不同。所以,当时我越学越糊涂,越想越混乱。学不好厥阴病篇的原因归纳起来是:对厥阴病篇纲目不清,诸证概念不明,证与证的无法鉴别。

跟师后,师父耐心细致地讲解,反反复复的举例对比,深究历史来源,解开了我心中几十年的疑问,终于让我学好了厥阴病篇,学完了《伤寒论》。我受益非浅,疑虑解决,从整体逻辑到具体内容我真的弄懂了,并且还能把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现总结体会如下:

1、首先弄懂厥阴、厥阴病的概念。

厥阴是二阴交尽曰厥阴,“由太而少,终有厥阴,有太阴之阴,少阴之阴,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阴极阳生,极而复返。

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外感病始发于太阳,终于厥阴。厥证,是人体阴阳气不能相顺接,出现问题,出现有手足逆冷,即寒凉从四肢末端向心脏发展。如果继续发展就会阴阳离决,人体死亡。

2、确立正确的提纲,是正确理解学习全篇内容的前提。

师父立第条为厥阴病篇提纲,解决了我几十年来对厥阴病篇的糊涂认识。

第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这条原文首冠“凡厥者”三字,函盖了所有的厥的证,无论是热厥、寒厥,无论是厥的本证,还是厥的类似证,都适应这一条。

然后,揭示了厥证的实质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厥证,其实质都是阴阳气不相顺接,都超不出这个范筹。反之亦然,凡是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都是厥证。最后,提出了厥证的主要症状是“手足逆冷者是也”。人体的三阴三阳经脉都是在手足末端交接,这就是阴气阳气交会的地方,如果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会从手足末端向心脏方向变冷,因为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和阴气的滋养。把第条与第条相比,前者更能总揽厥阴病篇,更能揭示厥阴病的本质。而后者不能揭示厥阴病的本质,也没有提出厥阴病的主证。

乌梅丸仅是治疗蛔厥的主方,亦治久痢。其它的厥阴病证乌梅丸根本就不适应。它适应热厥吗?它适应寒厥吗?都不能。热厥、寒厥也都不是乌梅丸就不适应。而第条所言厥阴病的病机和主证,总括了所有的厥证,热厥、寒厥、热寒错杂厥、痰厥、水厥、气厥、蛔厥、痛厥等等,所有的厥证,病机都是阴阳气不相顺接,主证都有手足逆冷。这真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目了然。

3、热厥、寒厥是厥阴病的本证。

热厥是因邪热深伏,阻隔阳气,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形成厥,所以热厥为内真热而外假寒,为真热假寒证。是实证、热证。热厥虽然表现为手足厥冷,但同时有发热,且必有里热征象。

热厥的治疗原则:“厥应下之”。此当包括清、下两法。热厥禁发汗。在临床实践中有热、有厥,热与厥的程度成正比,热深厥亦深,就确诊为热厥。治法就用清、下法,清其热,热除厥自止;用下法也是泄热。常见有麻杏石甘汤,白头翁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大陷胸汤,栀子豉汤证等。

寒厥是阳气虚脱或外越,不能固摄阴气,阳脱阴竭,而导致四肢厥逆。形成的原因有二种:一是由太阴阳虚(即脾阳虚)、少阴阳虚(心肾阳虚)发展而成的寒厥;二是由热厥转化而成的寒厥。前者太阴、少阴阳虚没有及时纠正,没有发热的过程,是阳虚不能固摄津液,出现呕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不断耗散津液,形成了寒厥。

寒厥病机单一,治疗比较易,大多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就能治愈。这个跟西医的失液性休克相似,西医认为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失液性休克,如果能及时补充溶量是很容易纠正的,静脉补液疗效良好。而后者,是先有发热,形成热厥后不断消耗阳气,热邪不仅耗损津液,同样也耗损阳气,如果得不到及治疗,阳衰会不断加重,阳气更衰,发热更少,寒厥更多,直到阳脱阴竭,阳气更衰的过程,其实是热的消退、寒厥的形成过程。这种由热厥转化而成的寒厥很难治疗,阳气很难恢复,一般认为是难治的死证,此时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作用不大。现代名医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可作参考,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4、厥证的类似证。

⑴脏厥,肾中真阳极虚而的四肢厥冷。脏气垂绝,厥冷程度很重,周身皮肤皆冷躁扰无一刻安宁。治疗当回阳救逆,用灸法,或用四逆辈。无厥时为少阴病,有厥时为厥阴病。

⑵蛔厥,因蛔窜扰作痛而至四肢厥冷。厥冷程度较轻,无肤冷,以烦为主,时静时烦,有吐蛔史。治疗寒热并用,扶正安蛔。方用乌梅丸。

⑶冷结膀胱关元致厥,是由于阴寒凝结关元,阳气不达四末,手足厥冷。治疗袪寒通阳,可先择灸关元,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⑷血虚寒凝致厥,是因血虚受寒,寒凝经脉,四肢不能温养,出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除此还可有耳轮、肩背等,哪里受寒受冻哪里痛。治疗用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再加归通辛。可加清酒助药力而活血散寒。

⑸痰厥,因痰实阻滞胸中,胸阳郁遏,四肢厥冷,脉见乍紧。治疗涌吐痰实,方用瓜蒂散。

⑹水厥,因水阻阳郁,阳气不达四末,则出现四末厥冷。治疗温胃化饮,用茯苓甘草汤,其为苓桂甘姜汤。

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厥,因肺热郁闭发痈,脾气虚寒,寒热夹杂,而致手足厥冷,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治疗发越郁阳,清肺温脾,方用麻黄升麻汤。

⑻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致厥,因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导致气机壅塞,升降紊乱。则有呕吐清稀冰凉涎沫,烦躁难耐,巅顶痛,下利,手足逆冷。治疗温肝暖胃,降逆泄浊,方用吴茱萸汤。

⑼气郁致厥,是因气郁阳遏,阳气不能温达四末,而手足逆冷。治疗疏肝解郁,方用四逆散。柴芍枳草四逆散。

树了提纲,细辨概念,理清层次,逐条剖析原文。学习起来有了明朗的格局,对原文迎刃而解。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伤寒论有四大疑惑,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