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
TUhjnbcbe - 2023/9/6 23:01:00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写过很多首《水调歌头》的词,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殊不知,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曾经创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让我们感受到苏轼最高级的人生境界。

话说,在宋神宗元丰六年,苏东坡由于“乌台诗案”,差点被砍了脑袋,最后逃过了一劫,侥幸活了下来,被贬到了黄州。

在黄州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逍遥自在,他在此期间写下了很多伟大的诗篇《赤壁赋》、《定风波》等,巧合的是,张怀民在这一年也被贬到黄州,两个被贬之人便从此相知相交成为无所不谈的知己。

同年十月十二日的一个晚上,苏轼本要睡觉之时,看到皎洁的月光如此美丽,于是便想看看张怀民到底睡了没有,结果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他俩这对难兄难弟便在院中闲谈溜达,苏轼饶有兴趣地调侃,俩人真是人世间最清闲的人。

十一月份,张怀民为了能够观赏场景的壮丽景色,在新居的西南角盖了一座亭子,苏轼这位好友为其亭子起名为“快哉亭”,并赠送给他这首《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夕阳西下,卷起了绣帘远处眺望,此时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远处的夕阳与亭台交相辉映,多么美好的夕阳之景。

快哉亭

张怀民为了迎接老友苏轼的到来,特地将窗户涂成了清油的朱漆,使得亭子焕然一新。这不禁让苏轼想起了老师欧阳修在扬州建造的平山堂,当年他们也是倚着枕席,欣赏这江南朦胧的烟雨,遥望天上的孤鸿飞来飞去的场景。

今天苏轼看到这场景,体会到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景致,山色若隐若现的奇观。此时,广阔的水面如明镜一般,山峰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真是巧夺天工。

忽然,江面上波涛汹涌起来,一位渔翁驾着小船在风浪中时而前行时而左右晃动。此时此刻,苏轼想起了战国时期的宋玉,他曾经写了一篇《风赋》。

宋玉与《风赋》

战国时期,宋玉和景差陪着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一阵微风吹过来,楚襄王敞开衣襟迎着清风说道:“这风如此凉爽,是我与天下百姓共同享受的吗?”宋玉回答说:“这风有雄雌之分,您享受的是高级的,带有清香的风,风,是雄风,而百姓的风是伴有沙尘肮脏的风,是雌风。”

可见,宋玉将风分为雄雌,帝王之雄风和百姓之雌风是截然不同的。苏轼觉得这种说法很可笑,他更欣赏的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所描述的观点:天籁是发于大自然的声音,在这里指的是风声。他认为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它本身没有雄雌之分,风更没有高低贵贱,是大家都可以享受的。

苏轼在历经了大苦大难之后,领悟到只要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坚定,具备海纳百川的浩然之气,就能够在任何环境中生存,而且活的泰然处之,即使再艰难困苦,也能享受到快意无穷的快哉之风。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