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沟通大海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前沟通大海

文/岩峰

前沟通大海----是《前沟村志》上的题字。前沟村位于河口区六合街道西南角,是退海之地,年逐渐有人来此处开荒种地,逐渐形成村落,因村北有一条滩沟,区别于沟北的村子,故名为“前潮道沟子”,渐渐演变简称为“前沟”。

我生在长在前沟村,可从16岁外出上学算起,别离前沟村的时间越来越长。求学、工作,娶妻生子,一切都很自然,工作也在本地,村里亲人也不少,但到村里的次数和时间都少了。仔细想想,已经多年不能在村里完整的待一天了。村里的恬静,儿时的快乐,故人往事,是我和老人妻女经常的话题,惹得五岁的小女儿经常嚷嚷要回老家,去大爷爷家看羊、看牛、看鸡、看狗……或许是年龄大了念旧,或许是别离村庄久了,或许这就是乡愁……

儿时村里村外皆沃土,春天的前沟更是生趣盎然,田野里返青的小麦绿油油的一片,村里的榆树、柳树、槐树、枣树、桃树、杏树、杨树等等长满了房前屋后,只是我们家的周围就有两片小树林,村子的东边更是有大片的枣树林和杨树林。小时候觉得村子很大,从村西到村东要经过小坏家的枣树,会来家的榆树,老三家的桃树,还有连屋舅家、根舅家和大华叔家等连在一起的成片的树林,确实很远。春风送暖,各种树木抽叶开花,还有榆钱、槐花,整个村庄就成了树的世界,花的海洋,村庄淹没在了花红柳绿中间,人们沉浸在春天的芬芳之中。

村里树多,鸟也多,常见的家翅、喜鹊、小枣核、大眼瞪、布谷鸟、白头翁、算算鸡,还有几种叫不上名字的,大概能见十多种。孩子们最大的事就是抓鸟了,小时候抓鸟工具基本上是弹弓和夹棒子,弹弓孩子们人手一把,小树杈一打磨,找废旧车内胎,割下20-30厘米长,1-2厘米宽的两条,找一块结实的能包裹石块的皮子,缠好系牢;心灵手巧的则用硬铁丝折成弹弓,用红色、绿色、黄色的细塑料丝线缠起来,系上橡胶软管,装上两荷包小石子或自己团的圆泥丸就可以行动了。用弹弓打鸟更多的是孩子们追逐在林间的游戏,能打到鸟的不多,而用夹棒子是能捉到很多鸟的。夹棒子多是从罗家集上买的,硬铁丝做的框架,10多厘米长的竹子片系上线放诱饵。下夹棒子主要是逮家翅,一般要选在秫秸垛或麦瓤垛下,它们喜欢在那里寻觅打场后落下的种子。先简单清扫出一块干净点的地方,视夹棒子大小挖一个小坑,然后把夹棒子支开放到坑里,用细土或麦糠盖好,只留下诱饵。诱饵最好是从有虫眼的秫秸上扒出的虫子,一般1厘米多长,白白胖胖。把虫子系到夹棒子上是门学问,要用竹片顶住饵线顶端的套圈锁住虫子的尾巴低端,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让虫子伸展身躯在挣扎,引起鸟儿们的注意,只要啄食虫子,就会触发机关,夹子合拢夹住。我们那时候一般是上学前下夹棒子,放学时拾夹棒子,将捕获的鸟烧烧就吃了,现在也说不上啥味道了,反正是好吃。

小时候村里的院落都没有院墙,走东串西创门子方便,玩累了,口渴了,进屋拿起舀子就可以在水瓮里舀水喝,和自己家里一样。每家里都养着鸡、猪、狗,来到饭点上,叫鸡呵狗,加上爹娘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特别是爹娘叫孩子的声音,一声或几声的“三儿来--”,由低到高,抑扬顿挫,婉转悠扬,韵味十足的声音在没有院墙的村里传得很远,似乎孩子在哪个角落都能听到。随着一声同样味道的“哎--”,呼叫的过程完成,村里又归于充满了鸡鸣狗叫的安静之中。当然,也有周细的人家,将秋后的秫秸、棉花柴和拾来的柴火整齐的把自己的院落围起来,按着一个头烧火用。一圈长长的柴火垛是院墙,也是一圈年轮,秋后柴火多的时候围成了圈,然后“院墙”逐渐变短,囤积了一年的柴火用完了,也就预示着又一年过去了。柴火垛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是藏家木的最好去处,最好是棒子秸和麦瓤垛,棒子秸容易摆放遮挡,麦瓤垛挖个坑,藏在里面非常舒服,因此也常常有没被发现的玩伴藏得太久睡着了,没听见伙伴认输的声音,一觉醒来,冻得缩头缩脑,扑拉着身上的草屑回家,家里的大人也放心的不会着急忙慌的找,只是偶尔有两声呼叫声,没有院墙的整个村就是一个家。

说起来虽然多是这些没有私心杂念的儿时趣事,我也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