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农村生长着田艾草,外表不出众的田艾草却有很大的药用作用。在很久以前,勤劳智慧的农村人就在田野里采摘野生的田艾草用来做糕点。将大自然赏赐的草本植物,加入到食物中,做出美味且对身体有益处的美食。
田艾草分两种,一种是有芳香刺激性气味的,叫大艾。通常在端午节的时候或者产妇用来煮水洗澡,达到驱除邪气的作用。也可以采摘茎叶,晒干磨成粉,做成艾条或者艾柱,用来熏穴位,有温经祛湿,行气血,和安胎,止血等功效。如患有风湿麻痹,湿气重,或者颈椎病都可以熏艾治疗。小编曾经胖到斤,脸是大脸盘,腿是大象腿,肚子大得像有了四五个月身孕!这种胖叫做连老妈都嫌弃的胖!三天两头就喊我减肥。呜呜...好委屈。后来我妈带我去看了中医,医生说我这种浮肿肥胖的体质,是湿气太重引起的,要祛湿散寒。除了要少吃油腻冰冷的东西,最好拔下火罐或者熏艾,帮助排出湿气。我在某宝买了熏艾的套装,坚持了熏艾一段时间,瘦了20斤了,人也变得精神,不再嗜睡,湿气明显减少了。
晒干的田艾草,也就是白头翁
另一种田艾草就是白头翁(上图所示),在冬天的时候,农民收割完后,田地里会长出很多野草,其中就有不少灰绿色的田艾草。田艾是很小的一棵植物,浑身毛茸茸的,成熟的田艾头上还顶着一朵黄色的小花。等到快接近农历新年时,一些农妇就会带上自家的孩子来到农田采摘田艾,用来做过年食用的糕点,也就是田艾籺。它不仅有避邪气,驱寒毒的功效,还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清肠暖胃作用。
籺是粤西的特色小吃,每到逢年过节都会做来吃。还有嫁娶前也会做,跟喜帖一起分发给全村,意思是告诉村里人,他们家要办喜事了。不过,办喜事做的籺一般不放田艾,而是加一点红色的食用色素,做成淡粉色的籺。这样可能是寓意吉祥,喜庆。又可能是田艾籺做起来太花费时间了,而办喜事又需要做大量的籺。田艾非常小的一株,仅仅是采摘就需要很多时间。而用来做糕点的田艾,只取田艾上的绒毛,所以需要采摘大量的田艾来取茸。
寿桃状田艾籺
那么田艾籺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摘取回来的田艾晒干,然后用机器打碎,让茎叶和绒毛分离,再用筛子筛出接近粉状的茎叶部分,剩下的绒毛用开水煮开,倒到放着纱布的盆里,收起包着田艾茸的纱布,再放到水里清洗几遍,捞起捏干水分,清洗掉一些茎叶粉末和脏东西后,田艾茸颜色变得浅些了。分离出来的田艾绒毛是灰黑色的,把煮好的田艾绒它和糯米粉混合一起,搓成皮。然后包上馅,再用木凿的模子印出图案。图案有带福字圆形的,有寿桃形状的。用修剪过的新鲜的树菠萝叶子,或者当地长着一种叫“能树”的叶子垫好籺。现在最用得最多的是一种叶子很大的生菜(当地称玻璃菜)把整个籺包起来,因为这样可以让籺能够保持水分,等放凉后,不那么快变硬,而且很蔬菜一起吃,可以解腻。最后放进锅里蒸30-4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带福字圆形田艾籺
田艾籺的馅有很多种,我们老家大概有两种口味。一种是口味偏咸的,材料分别有虾米,绿豆(去皮),花生(去皮),椰丝(或者木瓜丝),冬瓜糖,白芝麻,五香粉,白砂糖,盐。甜口味的馅料是用大量的椰丝和花生,芝麻和白糖混合做成,或者是糯米饭加上椰丝,芝麻,花生一起做成甜馅。有的地方是用花生,芝麻,木瓜丝,陈皮,肥肉,白糖做成甜味馅,用新鲜的小虾,生葱,新鲜萝卜丝和咸萝卜碎,芝麻,花生,还有肥肉做成香味的馅。小编最爱咸味的籺了,你们喜欢哪种呢?你们那有不同的馅料吗?
小编很小的年纪时,每当快到新年,我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兄妹一起去田野采摘田艾,然后一起做田艾籺。田艾籺带给我们一家人美好的回忆。田艾是一年生草本,在短短的一年内,发芽,生长,开花,然后死亡,它把它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了人类。田艾籺看起来黑黑脏脏的,却可以去邪气,驱寒毒,调养身体,它让我学会感恩。
感恩每个阅读我文章的人。
更多美食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