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门口就能看到的鸟白头鹎 [复制链接]

1#
最常见到的鸟

在你们家门口小区楼下,除了小麻雀外估计就数这种鸟最常见啦,它们经常出没在行道树上和小区花园里,在树枝条上停歇,腾空飞起捕捉小飞虫,在树冠顶端显眼的地方一年四季地鸣唱,呼朋唤友,追逐打闹。大家都叫这个鸟白头翁,因为太常见,就连热爱观鸟的‘鸟人’们,都对它们熟视无睹了。它们也并不关心是否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仅胆子大,心也很大,是名副其实的CityBird。

▲常停在窗前树上的白头鹎

慧娟--HX

1

形态特征

白头鹎(英文名:Light-ventedBulbul,学名:Pycnonotus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是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雀鸟,体长18-19厘米,头顶黑色,眉和枕羽呈白色,双翼橄榄绿色。老鸟的枕羽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亚成体整体灰色,仅头部橄榄色,且没有成鸟标志性的白头。

▲白头鹎亚成体

慧娟--HX

▲橄榄绿的双翼

慧娟--HX

2

栖息生境

活动于各种环境,包括开阔的次生林、耕地、林缘地带、果园、花园、灌丛、城市花园、乡村及海岛,适应性极强。

▲白头鹎最爱的果园生境

慧娟--HX

3

生活习性

是很多城市中最常见的雀鸟。活泼喧闹,繁殖期常结成3~5只的小群,在树木间跳跃、翻飞;非繁殖期会集成数十只的群体,通常在树上活动,也会下到灌丛觅食,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性胆大而不惧人。秋冬季节,白头鹎在进入非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春季时就消失了。

▲成对活动的白头鹎

慧娟--HX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吃植物性物质,也吃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夏两季,昆虫丰富,为了求偶繁殖和养育幼鸟,多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鼻甲、步行甲、瓢甲等昆虫。秋冬两季,昆虫减少,就多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像一些浆果和杂草种子等都是它们的最爱。

白头鹎一年可以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和麻雀、绿绣眼合称“都市三宝”,它们点缀了人鸟和谐与宜居都市的梦想,白头鹎也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值得掩护的益鸟。

▲“都市三宝”之一白头鹎

慧娟--HX

4

分布范围

广布而常见于我国西南、华南、东南、东部、华中及华北的绝大多数地区,近年呈北扩趋势,已见于东北,北方种群在繁殖期后向南方迁徙。有亚种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白头鹎白的是枕羽

慧娟--HX▲白头鹎

的头顶黑

慧娟--HX▲白头翁不白头

慧娟--HX▲不怕人的白头鹎与你对视

慧娟--HX

5

鸣声特点

白头鹎因经常雌雄一起活动,又有别名“白头偕老”,人们借此寄托美好的愿望。每年大约四、五月份,许多鸟类会进入了繁殖期,公鸟互斗,雌鸟围观,作为鸣禽的白头鹎也不例外。雄性白头鹎喜欢站在孤树、电线杆等显眼的地方鸣叫,它们唱歌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别的雄性竞争,吸引异性的目光。雄鸟们还会划分领域,霸占领地后就开始狂喊:“妹子们看过来,我的领地这么广,其他雄鸟不得过来!”

▲白头鹎的领地

慧娟--HX

除了春天求偶,其他时候,白头鹎也一直演绎着‘自然歌手’的角色。发现美味果子,一高兴就鸣唱(songs);从这棵树飞往那棵树,也要练练嗓子叫两声(calls);突然遇到侵略者,一紧张就赶紧报警大叫求救(alarm/warningcall)。这变化多端的声音,就构成了白头鹎间信息交流的“语言”。那么,下面视频里的声音,你觉得属于哪一种呢?

6

保护级别

1.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2.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往期回顾BREAKAWAY

全程手机拍摄的短片:身边的自然-偶遇小青

黑夜中的暗影刺客

一只会游泳的的鸡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