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325332.html随着外科技术、麻醉学和监测设备的进步,过去几十年来,需要接受麻醉手术的患者术中死亡率的风险已经降低。尽管术后有所改善,接受非心脏医院或30天内的死亡率风险仍约为1.4%。
围手术期的中风虽然罕见(在非心脏手术中小于2%),但与死亡率增加10倍以上有关。快速识别和治疗是最大程度的提高长期疗效的关键。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独立但相关的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疾病,两者都与不良的长期结局有关。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已知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围手术期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风险。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是外科手术后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最近,诊断策略的进步(例如,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提高了我们对MACE的认识。达比加群治疗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患者(MINS;非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肌损伤的管理)试验表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以改善MINS手术后的预后。
虽然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风险约为0.2%,但其他较不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再插管)则接近2%。与ARDS相关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概念已经转移到手术室,但肺损伤是否影响手术患者的长期结果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急性肾损伤(AKI)定义的标准化提高了临床医生测量和研究这一重要发病率来源的能力。AKI与大手术后死亡率和非肾发病率(如心肌梗死)相关。
手术后的胃肠道并发症从回肠(在腹部手术中很常见,与停留时间延长有关)到较不常见的并发症,如肠系膜缺血和胃肠出血,这两种并发症都与非常高的死亡率有关。
除了心胸外科外,围手术期肝损伤的发生率没有得到很好描述,但在这个人群中,与恶化的长期结局相关。
高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在接受心脏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超高和低血糖都与心脏和非心脏手术的长期结果恶化相关。
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从脑神经系统、心血管、呼吸、肾脏、胃肠、肝脏、内分泌等单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对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更好的诊断和对围手术期器官损伤的了解将增加我们对特定器官系统在不良长期结局中发挥的具体作用的认识,并为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
非心脏和非主要血管手术的围手术期中风发生率约0.1%~1.9%,65岁患者中“隐蔽性中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识别但不一定与物理表现相关),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发生率可能高达10%。中风在心脏和主要血管手术中明显更常见,报告的发生率为1.9%~9.7%。
在非手术情况下,中风死亡率为12.6%。然而,在围手术期,中风的影响更高。例如,普通外科手术后,围手术期中风的死亡率26%。来自美国外科科学院国家手术质量改善计划(ACS-NSQUIP)数据库分析的数据显示,围术期中风与手术后30天内全因死亡率增加8倍有关。对ACS-NSQUIP数据库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非颈动脉大血管手术的围手术期中风与30天全因死亡率增加3倍和住院时间增加相关。围手术期中风不仅会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而且还会增加发病率。
围手术期缺血评估(POISE)试验表明非致命性围手术期中风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帮助。一些病人丧失了能力,超过50%的病人被转移到长期护理机构。有报告称,接受非颈动脉血管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中风的死亡率增加了7倍。此外,平均住院时间增加了5天。
NeuroVISION试验发现,围手术期中风与12个月时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有关。在1年随访时,围术期谵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围手术期中风的速度对最大化功能结局至关重要。术后,5%至15%的围手术期中风发生在即时的环境中,如术后护理单位(PACU),大多数中风发生在手术后的24小时内。一项荷兰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试验表明,从出现症状到动脉穿刺的更长时间与功能结局有关;每小时功能独立的可能性绝对降低5.3%,死亡率绝对增加2.2%。当成功再灌注是最后终点时,时间对患者的影响更加明显。每小时的功能结局下降了7.7%。
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两种不同的并发症。谵妄表现为注意力的障碍和认知的变化,这两者都是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通常是几个小时到几天。相比之下,POCD是与手术相关的认知功能更严重的不良结局。
谵妄患者的总死亡率很高。据估计,老年人(非手术)患者的1个月和6个月的死亡率分别为14%和22%,是没有谵妄的老年患者的两倍。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谵妄的持续时间与1年内死亡率相关。
SEDCOM调查了ICU谵妄的天数及其与死亡率、呼吸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的关系。与ICU谵妄0天相比,谵妄第1天(HR,1.70;CI,1.27–2.29;P.),第2天((HR,2.69;CI,1.58–4.57;P.),第3天(HR,3.37;CI,1.92–7.23;P.)死亡率增加。谵妄的持续时间是包括呼吸机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等危险因素中最强的独立因素。
另外重要的是要了解谵妄本身是否危险,还是仅仅是与衰老相关的其他过程的标记,这两者最终都会导致不良的结果。Ziman等人检查了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的5年死亡率,发现在进行协变量调整后,谵妄并不能预测死亡率。
如上所述,POCD主要影响思维过程,是一个更持久的问题,涉及到认知功能的变化,与POD不同,尽管这两者很可能是相关的。例如,在非手术病人中,POD与认知功能和功能依赖性的下降有关。在心脏手术患者中,那些经历过POD的人更有可能在6个月后的Mini-Mental检查分数比基线持续下降。相反,经历过POCD的病人也会增加POD的风险。
大型择期手术的术后不良结局与老年患者的术前认知障碍有关。同样,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也与不良的预后有关。数据表明,心脏手术后的POCD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以及永久性的认知能力下降。非心脏手术患者也显示了POCD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有趣的是,一项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进行的全身麻醉与区域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在3个月内,POCD的差异并不明显。这表明,年龄的增长、合并症和围手术期应激因素是造成POCD的原因,而不是麻醉技术本身。Mason等的荟萃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该分析表明,麻醉方式(区域麻醉与全身麻醉)在POD或POCD中均不是主要角色。一项回顾性研究检查了在12个月内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CAD患者的神经认知测试。发现在任何时间点上都没有差异,这表明潜在的合并症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发生任何变化的原因。
心血管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是外科手术后不良临床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心肌缺血是非心脏手术后30天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这并导致了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概念的发展。遗憾的是,MACE没有标准的定义,通常包括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心绞痛、需要进行心血管干预(如经皮干预[PCI]),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心律失常。一些作者还将中风、肺水肿、肺栓塞和全因死亡率包括在内。但在本综述中,我们只包括与心肌直接相关的不良事件。
传统上,临床诊断(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被用来识别MACE。最近,生物标志物的发展使临床医生更容易识别心血管异常,而这些异常可能会被单纯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遗漏。比如说。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法的不断使用,使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可能发现心肌损伤。即便在心脏病学家看来,心肌梗死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最新的第四版心肌梗死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