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一放假出行有感,原创七律3首入目无名花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几首七律,记录近日情心。

七律五一假期

暇偷五一或离城,绿水青山新放晴。

入目无名花滟滟,向人蝴蝶粉盈盈。

石床稍息听泉唱,竹杖再将寻鸟声。

九曲桥前潭彼岸,烟霞随意出僧甍。

首联采用赋的手法,平铺直叙,点明时间与事件,亦即五一放假,偷闲而出城郊游,青山绿水也。

颔联则转到写山水行入目所见只景色。无名花滟,蝴蝶嬉戏,一切都是欢快与美好的,从侧面也可见诗人放松后的心情。

颈联从眼前景色欣赏之后,行到半路稍作休息描写。石床为路边岩石,休息而听到山泉流下水声,一切都是清新而幽然。休息过后,再倚竹杖前行,是去寻觅前面的鸟声么?泉唱,鸟声,两种山林间的声音反衬山林的幽静安然。或许,这才是诗人的心灵寄托所在。

尾联则写快到行程的目的地了,已然可见小桥,潭水,还有僧甍。甍是房屋,屋脊的意思。僧甍即是庙宇殿阁。这一联也是纯景物描写,目之所及,情之所至,故“烟霞随意出僧甍。”就是诗人当时心境的描写,这是赋比兴,兴的手法。

七律高枝

竹扉蓬室錮丸泥,牖北风浮花影移。

卧稳布衾山水后,起迟纸帐鹿蕉时。

睦洲船去余长笛,外海桥横广告旗。

啄稻饶如江岸燕,生涯不爱上高枝。

竹扉,用竹子编造的门。蓬室,穷人所住的草屋。《列子·力命》:“居则蓬室,出则徒行。”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唐杜甫《垂老别》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錮丸泥,汉刘向《列仙传·方回》:“方回者,尧时隐人也……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后用为归隐的典实。清唐孙华《乙酉元旦》诗之一:“衰年报谒心情懒,欲取丸泥锢两扉。”

首联写安于归隐,虽然陋室,但自我安然闲适。牖北风浮,其实是化用北牖羲皇的典故,“指生活清闲自适。唐李白《戏赠郑溧阳》:“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颔联也是写目前隐居的现状,有不问尘俗之感。纸帐布衾,均是典故,表示虽非富贵,但也安心。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布衾即布被。《汉书·叙传下》:“布衾疏食,用俭饬身。”

鹿蕉,据《列子·周穆王》载,春秋时,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蔡寅《瞻园次渐庵韵》:“一代园林归鹿梦,百年风月付鹃魂。”

颔联则写到诗人目前所居住地附近景色,为尾联做铺垫。睦州为白水带山南不远,西江岸边小镇地名。在山上可以眺见到睦洲江边船只迤逦远去,惟留汽笛余韵悠长。再回头望向东侧,外海大桥也隐约可见,桥边一行行广告旗帜招展。此联看似无关,其实都是联系前后联,而且更是为尾联情绪提升做铺垫。

尾联上句写见到江边燕子来回忙碌,这是承接上联所见江景而来。但此句的“啄稻”是用稻粱谋典故,如燕子忙碌觅食比喻人生谋生不易。燕子为何不爱上高枝,而人生也不爱上高枝。均只为一日三餐而谋生罢了,何必高枝呢。这是诗人的情感,以物寄情,比兴手法。

七律白水带茶庵寺有感

十年驻锡翠微中,偶见莲开白水东。

烟火等闲虔客在,市廛容易酒杯空。

常参贝叶南华共,稍息茶庵元亮同。

槐国原来方外友,采薇人是白头翁。

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大师﹞遂驻锡卓庵,名其地曰龟洋焉。”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诗僧齐己驻锡巴陵,欲吟一诗,竟未得意。”

翠微,泛指青山。唐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诗:“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首联不是真的写僧人驻锡。而是说诗人这多年来都犹如僧人一样,隐居在山林中。亦即第二句所说的白水带山东边。

颔联写于白水带山脚茶庵所见,而自身也有感慨。烟火虔客与市廛酒杯,一个是避开红尘,一个是红尘熙攘。两厢对比,情绪自然就出来了。等闲与容易即是隐含内在的情感偏向。

颈联则从颔联顺承而来,写诗人隐居状态。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南华,《南华真经》的省称。即《庄子》的别名。唐贾岛《病起》诗:“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

茶庵即为诗人目前寓所附近。元亮,晋诗人陶潜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尾联则写红尘一切都是虚幻,南柯一梦而已。诗人与方外之人为友,采薇隐居,岁月如梭,就算是白头老翁又如何?我自得人生快乐就好。

槐国,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引田时秀《感兴》诗:“百年身世槐安国,千古人情羹颉侯。”清陈维嵩《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蝶梦翅冥冥,行向槐安国内经,正拜南柯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槐国”。

采薇。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采薇”指归隐。其歌称《采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采薇操》,亦省称《采薇》。

#诗词#

孤云带晚西江水,丛竹栖幽南国心。以景寓情,原创七绝5首示范

七绝实战技法4则,学会后诗词媲美古人,掌握方法可迅速提高水平

蝴蝶居然闲赏客,来逐棠花鬓底红。口占七绝5首,诗词只在生活中

诗词原创:填词《薄倖.花落》|翻屏日记,温柔句有凄凉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