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葬花吟脱自代悲白头翁,但不及原诗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

《红楼梦》里有良多诗词,报告中有诗,故工做节里也有良多诗歌行动,个中有些诗句为人所激赏,如“一朝春尽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放弃为谁”,——但是大多有所本,是翻写昔人诗做而来。

首创很少,大概程度不高。

因此在《红楼梦》的诗词上留意太多,玉山是不扶助的。

有小朋侪交念书汇报上来,《红楼梦》诗词抄了厚厚一大本,还背了不少。

首先,玉山很观赏这儿童努力;其次,感触读《红楼梦》潜心这个方面貌似有点买椟还珠。

固然这类事玉山小时间也干过。后来觉察没须要,与其读翻写的,不如直接读首创。

比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在《红楼梦》诗词里能算顶级了吧,但拿到唐诗宋词里对比,至多二流。

首先依旧翻写,不是首创,脱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这个早就有人指出了;其次翻写也并未超出原版。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从洛阳女子感叹落花写起,表达人生无常的感触,个中“年春秋岁花彷佛,岁岁年年人不同”广为传唱。

固然,人生无常是个保守母题,落花也是罕见意象,谁都能写。

但《葬花吟》的构想根本是从《代悲白头翁》上描下来的,也大概不出刘诗的意境。

《代》开首写“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葬》开首则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模写的脚印很重,比源泉版,失之直白。

《代》“往年花落颜色改,来岁花开复谁在?”

《葬》翻写为“桃李来岁能再发,来岁闺中知有谁?”

文字上的差异以至能够直接感知到。由于原版很好,着实难以翻写,既袭其意又想翻出风韵,难于上苍天。

《葬花吟》写得长,但宛如不是甚么好处,长得有点超出了神色达意的须要。首尾部份很好,中心有点反复,柳丝、桃李、燕子、杜鹃等意象原来都是在统一个抒怀层面上反复,大能够写短一点。

固然,《葬》和《代》比,女儿的细腻情思要浓重一点,这是它胜利的处所。

尚有些好句子,也都有所本,如“一年三百六旬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原版是唐寅《一年歌》“一年三百六旬日……寒则如刀热如炙”。

尚有人指出,《葬花吟》律体句式与古体句式杂糅——这个就不谈了,终归林黛玉是否决以辞害意的。

《红楼梦》里的诗歌,程度最高的也就如此了。

古典诗歌里有良多翻写盖过原版的,比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翻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幽香浮动月薄暮”。翻自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薄暮”,却比原版影响大良多,由于写得更好,翻出新意,翻出新境。

而《红楼梦》里的翻写,能盖过原版的,根本上没有。

固然那样一部巨著,内里那末多诗歌,完结是很谢绝易的,况且做家老是想在诗歌里还匿伏一点隐喻、谶语甚么的,就更谢绝易了,像中秋诗就只好空缺着。

木心《文学追忆录》里的评估大概是靠谱的:“《红楼梦》里的诗,如水草。掏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漂亮。”

大部份和语境连系得很好,衬着氛围,塑造人物,驱策情节,有值得玩弄的处所。像《葬花吟》关于呈现林黛玉感叹酸楚的精神,是特别妥帖的。在《红楼梦》里,它只可是林黛玉的,而不能是其余任何人的。

不过孤马上抽出来,则没有甚么努力的价钱。

爱好诗歌,直接读原版的更好

玉山念书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