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每首佳作,开篇惊艳,最后一句模仿不 [复制链接]

1#

  导语:说起苏轼,他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四个字来概括。在当时波涛汹涌的朝堂上,他有时会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有时又会被贬黜外放。可在这样的大起大落面前,苏轼一直坚定自己的内心,面不改色,仿佛越挫愈勇。事实也证明,一个人想要成功,这样的心态是极为重要的。


  说苏轼让人记忆深刻,是因为小学就背熟了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每次出门旅游,看到美丽的山景,这首诗总是会不自觉的脱口而出。


  苏佛涛先生草书力作《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能在枯燥无味的路途中点出色彩。阳春三月暴雨突至,大家没有斗笠和蓑衣,都惊呼着躲避,十分狼狈。只有苏东坡没有闪躲。没过多久,雨停了,在这急剧变化的阴晴里,被浇成落汤鸡的苏东坡,口中却悠然吟出一阙《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快节奏的现代,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好像越来越少。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似乎哪一件都能成为不高兴的理由。
  


  当因为琐事不快乐的时候,再读读苏轼的诗词便总能获得一种力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哪怕遭遇狼狈与不堪,最少可以学着像苏轼一样,保持乐观,做好自己。这首词首先在第一句就点明了此人所处的环境,既描写了疾风骤雨下的气氛,又以“莫听”两个字表达出了外物不足萦怀的感觉。紧接着的下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他在雨中泰然处之,和小序中描写的狼狈好友形成鲜明对比。这首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描写雨中之景,而下半部分则是描写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象。整首词并没有作者明确的抒情,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他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解脱之道。虽然寥寥数语,却有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无一不体现着苏轼独特的人生信念和他高尚的精神追求。 


  苏佛涛先生草书力作《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一一北宋一苏轼“怀民亦未寝”火了,苏轼这篇仅85字的千古佳作,到底好在哪里?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有时候想想,如果苏轼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找到的是已经睡着的张怀民,那他的文字定然少了几分豁达与意境、多了几分幽怨与愤懑。人人都说苏轼乐观旷达,排除性格原因,他的旷达必然与他受到的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有关。他出生书香门第,“一门父子三词客”是他;他常遇贵人,“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他;他知己两三,“怀民亦未寝”是他。


  愿你早日遇见自己的张怀民,伤心时有人倾诉,开心时有人分享。


  愿你早日遇见自己的张怀民,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不至于彷徨不可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在被贬黄州后,在政治上遭到了打击,变得比较消极。这首《满庭芳》就是苏轼内心的一些反映。词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下片从自叹到自适,展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美食鉴赏家,苏轼爱吃、会吃,更能创造吃,甚至还为自己的“爱吃”情结作了首诗,借以抒发在不那么明朗的境遇里,依然明朗的人生。第一句就点了题:“自笑平生为口忙……”不管走到哪儿,能吃,就还能活下去。我眼中的苏东坡不像李白神仙般的飘逸,也不像范仲淹时刻忧心为国。

他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做人的烦恼和痛苦,却能从旷观中获得解脱。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苏佛涛先生草书力作《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人要正直,心要坦荡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他的心态似乎永远年轻,充满朝气。遇到烦心事了,我们与其忙着抱怨琐事,不如学学苏轼,保持真性情,做个有趣的人,其实也不错,正如那句: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