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特别迷吴金黛制作的鸟语音乐作品。每天的居家办公工作,用各种鸟语开启。
惊叹于这些大自然精灵的天籁之声,怎么也听不够。
粉红鹦嘴、巨嘴鸦、绿鸠、酒红朱雀、头乌线、绿啄木、冠羽画眉、台湾噪眉、棕面莺、白耳画眉、台湾丛树莺。。。。
偶尔闲暇,会停下来百度一下某种鸟的图片及介绍,惊叹造物主的神奇,愧疚自己的词穷,无法描述。
庆幸
当下还在特殊限行期,每日清晨仍能被各种鸟鸣唤醒,有时会竖起耳朵,一遍一遍数鸟声的种类,和吴金黛作品鸟声做对比,增加了对鸟鸣的认知。间闻花香,油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对生活依旧充满向往。
收藏
节奏还要带到自己的爱好---刻铜文房收藏,喜好总是由此及彼的。对大自然的爱,对鸟的喜欢,自然延伸到藏品。
刻铜文房,花鸟题材是一个讨喜的系列。用一把刀,在坚韧的铜面,表现鸟的灵动柔美,不易。
刻铜花鸟题材的系列,从鸟的品种立意,见过这些:
比较常见的是喜鹊(寓意开门见喜、喜上眉梢、双喜临门等),
燕子(寓意柳燕争春),
仙鹤(和梅花鹿搭配,寓意鹤鹿同春;
与松树、灵芝搭配,寓意长寿等),
绶带鸟(搭配牡丹,寓意富贵长寿),
白头翁(搭配牡丹,寓意富贵白头),鹭鸶(和莲花搭配,寓意一路连科)。
另外象征爱情的鸳鸯,寓意安居乐业的鹌鹑,也偶尔能见到。还有雄鹰、翠鸟、野鸭等等都在刻铜文房上有表现。
发现
搜索带鸟名古诗,发现记录鸟名一般相对简约,不像吴金黛语音制品中鸟名这么详细。大概是传统对事物都追求意境,不过于拘泥细节,有个统称即可。
但仔细听不同品种的鸟鸣,以及欣赏他们的图片,还是很能鉴别出不同的美好。同是画眉,冠羽画眉较之台湾噪眉,其音质更清脆,更悠长。
冠羽画眉
记得曾经看过一些国外生物学家手绘的探险的鸟类的画册,用色的绚丽和描绘的精细,也让人有爱不释手的冲动。比如:大自然的艺术-描绘世界博物学三百年(Artofnature:threecentruriesofnaturalhistoryartfromaroundtheworld)等等
这些博物学家的手绘图,同时也让我联想到我们传统画家黄居寀的花鸟作品,
同样的精彩。不过我们传统作品里面鸟类的品种,相对没有那些博物家作品里面的品种更丰富(那或许是因为博物家同时也是探险家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