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乔巴小一笔记”→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这样就可以及时看到每日分享啦。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方见前)
仍然是少阳有邪气兼阳明里实。
这一条是接痞证的,所以和泻心汤做一个鉴别。
1.发热汗出不解,还有少阳邪气,而痞证只是胃部升降不调的问题,如果有表证,都要先处理表证的,不会表里一起解决。本方是表里同解的;
2.心下痞硬,比痞满要严重一个程度;
3.呕吐下利,因为有热,大柴胡汤证呕吐比较严重,下利有里急后重,不痛快;泻心汤证最多只有呕的感觉,这个就比较好区分。
这里有没有疑问,大柴胡汤不是治疗便秘的吗?这个有下利为什么还可以用?
这种下利有点像细菌性痢疾,多数有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这种下利和肝胆疏泄不利有关,所以用大柴胡汤疏肝利胆,同时清肠胃之热。
刘渡舟老师说芍药汤有一个加减法,就是“大便频数,而下重难通者,加大黄”,所以肠道有湿热的,也会有下利的情况,人体借由下利排毒素,只有用大黄把这个毒素打出去,才能止利。
那既然还说到表里同解,就和之前学习的表里同解方对比一下,桂枝人参汤、葛根汤。
桂枝人参汤VS大柴胡汤VS葛根汤:
同样都是表里同病,桂枝人参汤证是肚子里边有虚寒下利,外面发热恶寒;大柴胡汤证是肚子里有热下利,外边发热不恶寒。
所以前者是用理中汤补里,外加桂枝解表;后者是用柴胡汤解表,用大黄、枳实、芍药、黄芩等疏肝利胆,清解胃肠之热。
和葛根汤的虽然都是外感加里热,但是葛根汤证是外感严重,太阳阳明合病导致胃部没有能量的下利;大柴胡汤证是少阳枢机不利,胁痛、腹痛、烦躁比较严重,情绪上的难受与痛苦可以感受出来。
当然用小柴胡汤加石膏也可以。
和黄芩汤、白头翁汤的对比:
黄芩汤证肚子疼比较明显,白头翁汤证偏向于阿米巴虫痢疾,不好鉴别,可以先用白头翁汤试一下,不行再用大柴胡汤。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匙,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津,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