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白头翁虽是野草,药用价值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
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艰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
这时,一位白发老翁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询问完病情后说:“你稍等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用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服完之后,病痛慢慢消除了,数日后痊愈。
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给此草命名为“白头翁”,以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
来源
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适用情况
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用法用量
9~15g,鲜者0.5两~1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食疗推荐
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
温馨提示
虚寒泻痢者忌服。
来源:药葫芦娃(声明:“开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