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复制链接]

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彭子益著

李可主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整理委员会

主校李可

主编李洪渊

执行主编刘超陈嘉彬胡天静陈君富

蒋良君

编委李可李洪渊刘超王晓鹤

吕英孔乐凯李建西雒晓东

李芹严芳陈长青陈嘉彬

胡天静陈君富蒋良君陈璞

孙喜冬马金莲齐玉茹梁健

刘加申姚钧

序言

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

向读者推荐中医“第五经典”:彭子遗书,中医之魂!

彭子遗书一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名《实验系统古中医学》),经半个世纪苦苦搜求,遍访山西全境、南北七省而不可得。终于在年夏末,由山东孔乐凯、广东梁健、广西刘加申提供信息,山西李洪渊亲赴北京国家图书馆影印成碟(残本),云南姚钧、北京陈璞无私献出珍藏秘本,又经7个月汇集各种版本,互补遗缺,终使彭子遗书基本搜集齐全。又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鼎力相助,本书始得以出版问世。

彭子遗书,是近百年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

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与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与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

医学无国界,彭子的古中医学说思想,是古代中华文化大智慧的结晶。世界医学的有识之士,必将受她的启发,重新认识“生命与宇宙整体观”,借鉴彭子学说,实现战略突破,从困境中脱茧而出。中国的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重危急症,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重大贡献。

彭子,讳承祖,号子益(-),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初著名白族医学家。实验系统古中医学派创始人。

我尊称他为彭子,是因为他是“中医复兴之父”,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他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成为当代继承发展中医学的入门向导、成功阶梯。传承经典之路,为古圣继绝学,为后世创新篇,保存了古中医学火种,厥功甚伟!

我尊称他为彭子,还因为他最具中华民族的高风亮节,是骨头最硬、脊梁最直的铁杆中医。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屡遭侵略屈辱,西方资本集团垂涎中国四万万人的大市场,以传教、医院,以庚子赔款培养青年西医,诋毁、弱化、消灭中医的手段,基本实现了其占领阴谋的时代。中医被四面围剿,一部分中西汇通派落入了圈套,学成归国的海归派,如余云岫之流成为他们灭绝中医的急先锋。正是在中医生死存废的历史关头,唯独彭子一人,独力支撑将倾的大厦,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为保护中医,传承古中医学正统,足迹遍及山西、湖南、江苏、四川、广西、云南,所到之处,办学、讲学,为民众义诊,口传身授,引导学生从事古中医学的临床验证,为祖国培育了大批中医后继人オ?同时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先后经31次修订,完成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写作。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余云岫《灵素商兑》的义正词严、有理有据的批判。彭子在山西20余年间,太原一度瘟疫大流行,他以病弱之体为患者施诊、施药,救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医学史上传为佳话。

彭子遗书的另一功绩,是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他认为,晋唐之后中医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内经》主旨、医圣张仲景正统。后世儿科、温病学派、时病派均标本倒置,不识人体本气自病之理,误标作本,妄杀许多人命。沿袭数百年,贻害非浅。我读彭子遗书,深感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者读之,更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反思一生医事之成败,顿觉今是而昨非!对老、中、青三代中医,特别是受西化影响较深的现代中医,更要彻底洗脑,以不辜负中医复兴大业的使命!

诸多妙谛,细读自知。久患目疾,读写均极困难,略述感悟如上。是为序。

李可

年4月21日夜

全书概要

一、居今日科学昌明时代而编著学中医的书籍,一要不止能保存中医原有的功效,而且要能增加中医原有的功效。并且要缩短学习成功的学程。方能引起学者的兴趣,而学到成功。而增加功效,缩短学程,学到成功,必先使学者彻底认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竟。

二、新旧医学原则上有一致之点,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大学丛书疾病总论有云:宇宙间森罗万象,无非物质势力运动。物质发生势力,势力发生运动。疾病者,细胞之物质势力运动之变动也云云。古中医学,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也。自古以来的医书,未曾将人是大气生的一语道破,只有似是而非的说法,无彻底明白的说法。求一有原则有系统,使学者计日成功之本,不可得。后人不能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的究竟,无不终身在猜疑摸索之中;猜摸有得,再猜再摸又不是矣,谓中医学自古迄今尚未成立,并非过论。

三、中医为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本书本此原则。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成之,不搀入一句西医名词,因物质势力运动的原则,中西是同的,物质势力运动的方法,却不同。中医的物质势力运动,是整个不可分析的,是圆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搀入西医名词,中医学的本身真相,反遭掩晦;不惟功效不能保存,中医的本身必致灭亡。

四、此书自民国十年起历充太原北平成都重庆医学教本,南京中央国医馆特别研究班、昆明市中医学特别研究班教本。前后二十余年,新旧同学二千余人,一致欢喜,认为确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共修正过三十余次,此书原名系统学,从同学诸君之请,改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端午彭子益

重著于广西博白年七十四岁

本书读法次序

先读原理上篇。将二十四节气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的降沉升浮简图,认识清楚。从降认识起,即得着全书整个雏形。再将十二经圆运动名词认识默记,即得着中医学整个纲领。“整个”二字的意义,言向来学医,都是枝枝节节去学,无有整个的根本学法。所以中医本是易学的事,总难学到成功。此书是一整个学法,所以于最短期间,用最少脑力,即能了然中医学的究竟,而且能运用其方法。

次读古方上篇。中医书籍,如无字母无拼法无文法的作文。各是其是,所是皆非。学医之人,终身皆在猜疑摸索之中,得不到正确的成就,真乃苦事。本书原理上篇如字母,古方上篇如拼法如文法,各篇如作文。明了此二篇,即能得着中医学整个基础。古方上篇,前六方为内伤病的基础学;后十方为外感病的基础。此篇读至溜熟,其余各篇开卷便成熟书。因全书的原则系统名词文法,皆在此篇。每日时时刻刻,皆在玩味此篇。一星期工夫,中医整个的根本学便算毕业。如读不溜熟,以下各篇,便难深入了。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未曾读好,莫行读别篇。按次读去,六个月即能将全书学完。

古方上篇读后,应读温病本气篇。叶天士、王孟英温病大家,只有经验,不知原理。自从王叔和误解内经经文错起,以致后人将伤寒温病麻疹,完全学错。枉死甚多,不解何故。此篇于实在的事实上,揭出本气自病的原理;又于经验的事实上,订出可靠的方法。明了此篇,一切外感皆能明了。温病以外的一切发热病症,皆能由自己寻出办法,而少却多少向来治病的无谓麻烦。

温病篇读后,应读小儿病本气篇。一面能医治小儿病症,知道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圆运动的意义,而加强其往前学习兴趣。

儿病本气篇读后,应读时病本气篇。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的圆运动显而易见矣。

继读金匮方解篇,古方中篇,古方下篇。金匮方解是就本方的圆运动,释明其意义。古方中篇,与古方上篇为对待的学法。如上篇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肝经寒证,中篇白头翁汤治肝经热证,相对而详说其意义之类。如此学法,庶免学中医先入为主之弊。古方下篇则推论上篇、中篇所引各方,而由此及彼,由少及多,以收举一反三之效。使学者用极少的思想得到极多的成绩。

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①,伤寒论方解篇,乃医学中的整个大事。须立起志向,将他整个彻底学清,受用太多,向来学《伤寒论》,终身学不明白,本篇读法,一读便能明白。

脉法篇,于普通脉学书外,另一写法,比较易学。读古方上篇后便须看的。

生命宇宙篇,用现代十二种科学,证明中医学本身圆运动的真相。另印单行本,以供不学中医科学家测览。因中医之坏,坏在人人都读中医,都无一人谈得合于中医学的本身真相。此本出世,中医学本身真相,自能使人人都能认识,并使世界的人知道我中国文化起源之所在。

汤头改错篇,中医因无有教科的学法,遂无真正的学者去学中医。为人开方的医生,多数是于无聊中看几本医书来的,汤头歌诀遂成普通无教之教本。理由多错,经此番改正后,便成必要的好书。

原理下篇,与原理上篇,乃是一篇,有宜于初学时读的,有不宜于初学时读的。故将不宜于初学时读的,列为下篇。古方上篇读后随时可看。

汪释王孟英先生医案篇,王案轻灵活泼,最能医治学古方者的板重之病。学古方彻底后,一读此篇,自然发生静细思想,临证时有不可思议之妙用。但须于最后又最后读之。若古方未学成,此篇不可读。

原理上篇

导言

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斯言也,人皆闻而笑之。谓其空泛无当也。其实非空非泛,而且非常之实在。本来是人身一小宇宙之学,只因无法得知宇宙,遂无法得知中医。倘因不知之故,遂将中医学的本身,改变一个方法去研究他。只有愈走愈远者,只须寻出一个实在的研究方法。一研究,便得着,便将宇宙得着,得着宇宙,自然得着中医,此篇乃得着宇宙自能得着中医研究法。读者只须一字不可放松过去,总要于“实在”二字上,寻出着落,便完全得着矣。

著者识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词的所以然。欲认识名词,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降沉升浮中,秋冬春夏中,西北东南中。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线上为地面上。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由中

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在脐上二寸。

热性本来升浮,不能沉降,热之沉降,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各篇。秋气收敛详下文。

摘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