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孙永兴阿泉叔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QQ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永兴,笔名虞城憨憨,谢桥中学退休教师,近年搦笔属文,报刊发表散文、小说、传记等二百多篇,各类得奖三十余次。

阿泉叔

孙永兴

我们的村子叫孙家宅基,很小,都是同姓本家。大家干同样的活,说同样的话,性格爱好,相差也不大。只有阿泉叔,是个倒插门女婿,经历不同,在孩子眼里,是个鹤立鸡群的人物,就像羊群里走出的一匹骆驼。他每天干完农活,便牵着一只山羊,在河边、田埂转悠。那时,附近没有养羊的,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他还会用清油熬制粘胶,去粘小鸟雀,还会用竹篾编织鸟笼,引得孩子们在他后面团团转。到后来,他还成了这一带的名人呢!

大人却看不起他,说他是个“活宝”。比如说,他干活出奇的快,人家拔稗草,一上午拔个三到四行,他却能拔七到八行。这不是很好么!队长憨二去检查,发现他拔过草的稻田里还有几棵稗草,便说:“你呀,真是沙石上磨刀——粗快!要仔细!”从此以后,他得了个外号,叫“沙石”。阿泉叔很能干,但到了船上就头晕,不会摇船撑篙。人家一个强劳力一天拿十个工分,他因为不会干船上的活,只拿九点八分。这对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来说,是种羞辱。队长憨二对他说:“带你开船出门,还不如搬一块黄石镇在船上,免得为你担惊受怕。”于是,阿泉叔多了一个外号,叫“黄石”。面对种种不公道,阿泉叔并不感到委曲,他说;“‘乖人一半,呆人一半’。你再精明,也沾不了多大便宜;我再呆傻,也吃不了什么大亏。”

大人世界是复杂的,孩子们喜欢跟在阿泉叔的屁股后面跑。特别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看他熬好了粘胶,去粘鸟雀,一个个孩子紧紧跟着。他粘鸟用一套竹竿,跟钓鱼竿一样,一节一节套接起来,直到树顶。到了树林边,他叫孩子们远远站着,他蹑手蹑脚走到树下,隐藏在树丛里,嘴里含着一片中空的铜片,“嘘溜——嘘溜——”地吹,树上的鸟雀随之应和。鸟儿晃动着小脑袋,傻乎乎地寻找同伴,不知不觉,肚皮上的羽毛被他竹竿上的粘胶粘住,喳喳乱叫。粘到的是黄雀,黄莺,子归,绣眼这种体型很小的观赏鸟。白头翁这么大的鸟就粘不住,粘胶粘在白头翁身上,它“蓬”的一下飞走,粘胶上只留下几根羽毛。即使粘到白头翁,也是养不活的,它会在鸟笼里死命地撞,直到头破血流而死。到了家,阿泉叔把色彩艳丽的雄鸟喂养在他编织的鸟笼里,而把颜色单一的雌鸟送给孩子们。有一次,我问他:“阿泉叔,你聪明灵巧,连鸟儿也能捉住,人家怎么说你是‘沙石’、‘黄石’呢?”阿泉叔说:“他们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你去理会,他们会说得更加有劲。”

五十年代末大跃进,大干快上,到处放“卫星”,生产队早工、夜工,连续干,阿泉叔连剃头时间也捞不到。一天晚上,他向队长请假,进城剃头。城里的剃头师傅也在“放卫星”,口号是:“争分夺秒,五分钟剃一个头。”昏暗的灯光下,老师傅三下五去二把他的头处理好。剃头师傅一再要他“多提宝贵意见”。老爷叔摸摸脑袋说:“别客气,别客气。没意见,没意见!”第二天,他下田干活,社员见了,笑得前仰后翻。原来,他后脑勺上,还残留一绺头发,那样子,像小孩子剃的胎头,留有一簇“后发”。“阿泉叔剃头——没意见”这句歇后语就这样传开了。以后,四乡八镇,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开小会,只要主持人在台上问一句:“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意见没有?”下面会一片声地喊:“阿泉叔!”“阿泉叔剃头!”主持人和与会者心领神会,会议一哄而散。阿泉叔凭这句歇后语,成了一方名人。

歇后语诞生不久,遭遇饥荒。好像一夜之间,世界上的粮食成了罕见之物,人人几乎都陷入困境。路上的行人少了,干活的人更少,躺在床上的人一天多于一天。人慢慢地瘦下去,接着,又慢慢地胖起来,不!那不是胖,是浮肿。浮肿到腿脚上的皮肤变得亮晶晶的,毛孔中会沁出水来,那就危险了,说明阎王爷来敲门了。队长憨二母亲的皮肤就在沁水。这个时候,阿泉叔也躺倒在床上,听到消息,他有气无力地叫爷叔婶婶去把憨二找来。他对憨二说:“你去把我关在西屋里的那头羊杀了,给你妈熬上碗羊汤喝。以后村子里谁的浮肿沁水了,就割块羊肉给他,熬了吃。”阿泉叔家里藏着一头山羊!真是太意外了!他是怎么使羊不叫出声来,瞒住众人,没有给突击队牵去,至今仍是个谜。在那个非常时期,有多少人吃过阿泉叔家的羊肉?没有统计过。只知道,后来饥荒缓解,他家还剩有羊肉。

饥荒过后,一向看作“活宝”的阿泉叔,成了村子里的福星。村里的许多闲话也就倒过来说了。说阿泉叔过去在地主家做过长工,所以干活又快又好。还说他小时候被淹过,见水就怕,所以不会摇船。变化最大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村子里,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羊。只有“阿泉叔剃头——没意见”这句歇后语,照样流传。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民不再开会,这话才慢慢地从人们口头消失。

我问过阿泉叔:“人家对你并不怎么样,你在生死关头,怎么对人家这么亲呢?”他说:“我从小是个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知道亲人的宝贵,也知道饥饿的滋味,人只能抱团取暖,我欠人家的情不少,一辈子也还不完。”

阿泉叔上世纪末去世。我经常梦见他:他身后,跟着一只温顺的山羊;天上,飞着许多小鸟雀,黄雀、子归、绣眼,都是五彩的雄鸟。

刊登在年9月28日《扬子晚报·繁星》

乡镇老式剃头店

推荐阅读:常熟记忆代发文章索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