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条☆☆☆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注:
《注解伤寒论》
自利不渴,为脏寒,与四逆以温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以凉中。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条同讲。
这两条论述厥阴热利的证治。
第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和下面第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要联系到一起看。
热利和寒利迥然有别。厥阴有热利有寒利,这是热利。怎么知道它是热利?—个是下利黏液,有脓血便;另一个是有下重,有口渴,乐意喝水。湿热之邪伤了肠道,大便黏秽,或者杂见脓血,脉见沉弦,舌苔黄腻,小便发黄,这个就是肝不疏泄,湿热下排,所以有里急后重这样一个特点。脉见沉弦,或者沉弦而滑,这种利就叫厥阴热利,要用白头翁汤治疗。白头翁汤是专治之法,不是通治之法。王孟英就善用白头翁汤治痢疾。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二两,黄柏、黄连、秦皮各三两组成,方子很简洁,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真。黄连厚肠胃,善治痢疾。黄柏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在清热的同时还能够滋养肾阴。秦皮也是入肝经的,稍微有点儿涩,清肝胆之热,去湿热里还稍微带点儿收敛的意思,还能治目疾。白头翁是白头翁汤的主药,善治毒痢,是治毒热痢疾的专药。
临床上用白头翁汤治痢疾,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不过,属于温病下利伤阴,下焦不约的,就是一甲煎证,只能用生牡蛎敛阴,不能用白头翁汤。大家在临床上要是遇到阴虚性的下利,舌头红红的,没有苔,舌头上尽是些裂纹,还腹泻,必须加上点儿牡蛎,用点儿石斛,用点儿生山药,得给它养胃阴,养胃肠之阴,固下焦,那就好了。千万不要用苦寒的药。
——END——
更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