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暑丨红白莲花共玉瓶,暑被花销断不生 [复制链接]

1#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39962.html
大暑,是六月小暑之后的节气。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正处于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中伏阶段(三伏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伏字即“伏邪”,伏暑邪之意)。但大暑后便是立秋,逐渐凉爽起来。唐代元稹咏大暑诗道:“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炎炎热天,给人们带来清凉之意的水上莲花就成了赏花的主角。莲花,自古就有栽种,生于浅水中,绿叶田田,花朵清圆,美观不凡。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名篇赞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高洁品德之象征。人们赏莲,插花,佛家、道家也取它比喻义理,作为供花。至少已有多年历史。人们常赏芬芳莲花以消暑纳凉。《避暑录话》载欧阳修在扬州时:“遣人走邵伯湖,取荷花千朵,以画盆分插百余盆,与客相间。”饮酒时取一朵莲花传递于宾客,依次摘去一瓣,摘尽时则饮酒。南宋《武林旧事》卷三,载临安(今天杭州)宫廷中纳凉,要用瓦盆将红白莲花种于池中:“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还要有:“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宋人《宫沼纳凉图》画宫中妃子正是坐在红白莲花池边,身旁有盛着果子、玉壶的水盆。《宫沼纳凉图》红白莲花,也插在瓶内,摆在室中,散发清香,可以祛暑。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瓶中红白二莲五首》诗,其一道:“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南宋宁波画家周季常、林庭圭画《五百罗汉图》中一帧,即画红白莲花插于白瓷瓶内,舒展优雅。《五百罗汉图》局部清代陈士倌作《圣帝明王善端录》中“宋神宗”一幅,也以蓍草瓶插红、白莲,作二朵型,加一朵红莲蕾。似为德政之祥瑞象征。“宋神宗”一幅局部古代还有荷花燕(宴),把莲花瓶设于宴会上。明代沈周《瓶荷图》有绘铜瓶插满莲花莲叶,题跋说明这是设在文士聚会的宴席之中的。明代沈周《瓶荷图》后来人们还规定六月六日或二十四日为莲诞节。即莲花生日,也称观莲节。此日要赏莲,作诗词咏莲,画莲,于莲花荡驾舟采莲,插瓶莲,设缸莲、碗莲、盆莲观赏,莲花上挂着彩幡、彩丝,替莲花祝寿(见民国年间的郭则沄著《红楼真梦》六十二回)。还饮莲花瓣酿的莲花酒,品莲花茶(把茶叶囊置于花心取香),或采莲花露水泡莲露茶。女子还有取莲花露调粉化妆的。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便记苏州六月二十四日:“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葑门外之荷花宕。”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册》六月,仕女荡舟采莲瓶插清代北京什刹海赏莲很著名,《燕京岁时记》等有记载。近代什刹海夏季还有著名的荷花市场。莲与怜、联同音,少年男女采莲、莲荡相会、互赠莲花、莲子,表怜爱之情。才女晁采与其丈夫文茂即如此。汪灏《广群芳谱》卷四:“六月廿四日为观莲节,晁采与其夫各以莲子馈遗为欢。”明代戏剧家马佶人撰传奇《荷花荡》,描写文士李梦白和女郎傅莲贞在莲诞节时于苏州荷花荡相会、定情,李梦白赠以并蒂莲,莲贞回赠莲子。暑天插瓶莲,历代文士留下很多绘画作品,如明代画家陈栝、陈道复等。陈栝《平安瑞莲图》陈道复《瓶莲图》袁宏道插花名著《瓶史》载,莲花插瓶以碧台莲(白瓣上有绿点)、锦边莲(花瓣边沿有红线)为上。还有使用千叶莲、并蒂莲等珍贵品种的,象征祥瑞。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郎世宁有描绘。蒋廷锡《赐莲图》,即画以朋友相赠的锦边莲插瓶。郎世宁《聚瑞图》蒋廷锡《赐莲图》睡莲,也是水上名花,她花形似莲,白天开放,晚上闭合,似要睡眠,因而得名。唐代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记:“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宋代《百花图》、清代女画家席佩兰都有描绘。席佩兰《睡莲》近代插花大师周瘦鹃就喜用睡莲来插花观赏。石菖蒲,是四季常青的芳草,多生于山涧水石空隙或砾石间,又可入药、延年益寿,深得人们喜爱。常把它栽于石上,与莲花共设于大水盆,作聚景插花。宋代陆游已有诗咏。或设石菖蒲于书房、书案上,取其清爽之气。明代陈道复《昆璧图》即画洁白的昆山石上缀生石菖蒲。陈淳《昆璧图》编辑:李欣设计:齐文

-end-

-往期推荐-                                                                        中国水生植物黄金期还将持续10年                          -07-21                                                                                                                                                                                                管理精细的同时选对品种,是他苗圃赚钱的关键                          -07-20                                                                                                                                                                                                夏季,黄杨怎么越长叶越“黄”?                          -07-20                                                                                                                                                                                                李昌贤:我从盆景中找到了插花的精神                          -07-17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转载《中国花卉报》的原创文章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花卉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广告ADVERTISEMEN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