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飞羽观鸟大年南方的四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科学治疗 http://pf.39.net/bdfyy/tslf/180423/6185617.html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

飞羽关于4月的故事

观鸟大年的时针转眼间就指向了五月,在过去了4个月中,广州飞羽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提交了45条记录,在25个观测点中观察到了个鸟种。

所邂逅到的鸟类当中,个鸟种与广州飞羽只有一面之缘,而白头鹎、远东山雀和珠颈斑鸠等华南地区常见留鸟可谓与广州飞羽朝夕相处,记录的次数也排在了前三甲。乌鸫、鹊鸲、棕背伯劳、白鹡鸰、红耳鹎、池鹭和麻雀等鸟种也相对频繁地出现在所提交的45条记录中。

如果说一、二、三月的华南地区是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冬候鸟作稍长时间停留的港湾,那么四月的华南地区更像是大多数迁徙的鸟类匆忙赶路途径的一个驿站。四月是华南地区鸟类冬候期的尾巴,期间不断有鸟类选择北飞返回繁殖地,过境鸟开始频繁出现在华南各个观鸟热点地区,候鸟与过境鸟的活跃期亦带来了观鸟爱好者的狂欢。期间,不少组织单位也会藉此良机举办观鸟赛事以推广观鸟活动,提高民众保护鸟类的意识。三座城市,两场鸟赛,是四月中广州飞羽观鸟的大主题,也最能反映四月中广州飞羽们与属于天空的飞羽邂逅的体验。

note

1

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

万涵

中大候鸟的故事,大概要从刘阳老师脊椎动物分类课时,教室窗外传来的八声杜鹃哀婉的叫声,开始讲起吧。还好足够幸运当天中午冒着实验课迟到以及被淋湿的风险一睹了八声的芳容,它卖力唱歌的样子有点萌。故事在三月底愈演愈烈,极北柳莺、蓝歌鸲、噪鹃相继现身。在四月初的鸟调时达到小高潮,海南蓝仙鹟、冕柳莺、白尾蓝地鸲、棕尾褐鹟、黄眉姬鹟同天出现!一时间中大突然变成了鸟人的天堂。然而鸟调当天我并不在学校,看着小伙伴发的记录心潮澎湃,身处普宁抓蛤的我只想即刻闪回中大,挨个寻找这些飞舞的精灵。当我火急火燎赶回来时,午饭都没吃就跑去观鸟,却只找到了海南蓝仙鹟,身心俱疲……

黄眉姬鹟,摄影by宋璐婷

隔天记录到蓝歌鸲,隔天黑枕王鹟,再隔天淡脚柳莺、红胁绣眼鸟,然后灰山椒鸟,鸲姬鹟紧跟其后(这些是小伙伴们共同记录)。这种永远不知道下一眼会看到哪种鸟的感觉真的让人很亢奋,虽然对于我这样的入门级玩家来说,下一眼可能还是乌鸫,不过还是能加到新的嘛,天天加新天天快乐。

蓝歌鸲,摄影by瞿老大

故事在清明时节的紫寿带达到高潮,虽然阴雨天,挡不住拍鸟者和观鸟者的热情,我有幸在这么多人中首先看到长尾的紫寿带(虽然被我当成寿带,然后被老喻点拨)。仅仅一眼,我就被紫寿带的美貌深深折服,如果说黄眉姬鹟蓝歌鸲是用浓妆来增添颜值,那么紫寿带给我的感觉是本来就天生丽质,淡蓝的眼圈,蓝紫色外衣,又穿上了华丽的长裙,美丽而不艳俗,在树枝间穿梭起舞,敏捷又不失优雅,一颦一蹙,尽态极妍。

长尾的紫寿带,摄影by瞿老大

紫寿带来的第二天,它待的平台被围的水泄不通,长枪短炮架起来,咔咔咔声不断,所幸秩序还算过得去。不过呀,第一只紫寿带应该只待了两天,就悄然而去。不久,紫寿带再次现身,而且停留时间很长,直到4月底才离开继续北上,让我好好地欣赏了一波。

紫寿带雌鸟,摄影by瞿老大

四月中旬,红翅凤头鹃高调出场,鸣叫了大半天,同时发冠卷尾顶着飘逸的饰羽登场,这二者一直到现在还能看到。四月下旬的赤腹鹰、黑冠鹃隼在中大上空盘旋了,可惜缘分不够,被通知黑冠鹃隼落在柠檬桉上时,我手机没电关机,最后只看到它们翱翔着的姿态……

红翅凤头鹃,摄影by陈培涛

而故事中最最神秘的仙八色鸫,在我们没注意的时候,已经悄然来过并离开,我们并没有看到它的芳容,这可能是我最大的遗憾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小可爱补充完能量,相继继续北上,寻找梦中情人,繁殖和哺育后代,故事似乎接近尾声。在中大,每年都会经历这样的迁徙,每一天都可能有不同的角色登场,环境在一点点改变,也许下一年就不能在中大看到它们,但是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和改善它们的栖息地,故事还将继续。

note

2

“森林·湿地·鸟”深圳第一届观鸟大赛

风鹰

能够和飞羽的小伙伴们组队参加深圳首届观鸟比赛,我无比激动。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观鸟比赛。比赛前,我们制订了一条观鸟路线,由于我们没有车,所以只能选择比较邻近的观鸟点。

4.21早上在深圳湾公园集合后,开始了我们的观鸟之旅。耳边萦绕着鸟儿们愉快的叫声,白头鹎,红耳鹎,鹊鸲,白鹡鸰,黑领椋鸟变着花样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噪鹃那悠长的叫声。

气宇轩昂的红耳鹎

昂首挺胸的黑领椋鸟

沿着深圳湾边的道路走向人才公园,清凉的海风缓缓吹来,驱散了夏天的炎热,天上的云朵也来助阵,替我们挡住了炽热的阳光。沿途遇见一只矶鹬驻足于海边的石头上歇息,摇头摆尾的样子甚是可爱;发现树上的灰喜鹊优雅地整理羽毛;长尾缝叶莺和暗绿绣眼鸟跟我们捉迷藏;偶尔头上飞过一只只带有仙气的小白鹭……

路过深圳大运会火炬塔这个深圳标志性建筑,我们一起合影纪念。

不知不觉间一个早上就过去了,我们走到了人才公园。恰好,这个时间深圳湾水位上升,部分水鸟会到人才公园的人造石滩上休息。我们赶紧走到人工石滩,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水鸟,激动的同时也有着淡淡的忧伤,因为水鸟可不好认,而且我们没有单筒望远镜,庆幸的是我们有相机,可以拍下来慢慢认。我们一起寻了个地方坐下来一边用双筒望远镜看水鸟,一边查看鸟书辨认。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看到了蒙古沙鸻、铁嘴沙鸻、红颈滨鹬、红脚鹬、阔嘴鹬,真不容易。这次我也看清了它们,高兴地加了一些自己个人的新鸟种记录。

解决了午餐后我们打车到下一个观鸟点:笔架山公园。也许是来的时候不对,我们只加了画眉和黑领噪鹛两个鸟种,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能去洪湖公园了。我们最后抓住了时间的尾巴,在洪湖公园听到了八声杜鹃的叫声,看见了优雅地飞行的红嘴蓝鹊,在捕鱼的普通翠鸟,在水中找食物的白胸苦恶鸟,躲藏在荷叶的黑水鸡,在树上蹦哒的褐柳莺以及不怎么怕人的麻雀。

观鸟之旅圆满结束,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达到了比赛前定下了一个目标鸟种数:五十种。其实观鸟比赛重在享受观鸟过程,在繁忙的工作中给自己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放松身心。第二天颁奖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获得了公众组的二等奖!希望以后能参加更多的鸟赛,观鸟加新种之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note

3

WWF-HongKong-BigBirdRace

渣渣

如果说要到香港观鸟,大家可能首选米埔自然保护区。米埔自然保护区里有基围、广阔面积的潮间带沼泽树丛和泥滩,是观赏湿地鸟类的最佳去处。但“塱原”也是一个观鸟的好去处,它的生态环境类型是香港独一无二的,由农耕低地、荒地和鱼塘混合组成。曾经香港政府发表铁路发展策略,计划以高架天桥的形式穿过塱原建筑铁路,但本地环保人士冲破重重困难,先后两度成功阻止铁路贯穿这片土地。

参加香港鸟赛的那天,是依然作为菜鸟的狂欢的一天。

附上香港鸟赛的list

清晨,我们就已经进入大埔滘自然护理区。这是一个靠“耳朵”观鸟的地方,山脊线上盘旋着香港最常见的猛禽——黑鸢,传入耳中的是小鳞胸鹪鹛极其尖细的叫声,台湾的鸟友们称它为“小卤蛋”,还有叫起来像是在嘲笑我们“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的黄嘴栗啄木鸟等等。在这里,我们收获了38种鸟和一群离我们仅有几米远的猴子(并不知道是什么种)。

在米埔自然保护区,紧赶慢赶总算在尚算理想的潮位到达观鸟屋。许多即将离去的冬候鸟,如鹤鹬、青脚鹬,和过境迁徙的鸟,如大杓鹬、蒙古沙鴴等,大部分都披上了繁殖羽,聚集在米埔这片乐土上,觅食或休息,补充能量,为接下来的迁徙之旅做准备。米埔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区中的一块重要湿地,每年都有数万只水鸟在保护区范围或附近渡冬或是迁徙经过,如果失去了米埔,几万只鸟要怎么办呢?希望米埔自然保护区在各方努力下能长久存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鸟友们就能跟这些经历长途旅行的一代又一代的鸟儿们年年相见了。

在塱原遇到了这次鸟赛最让我兴奋与惊喜的鸟——彩鹬。虽然不是罕见的鸟,但是这对彩鹬在开阔地方停留了将近8分钟的时间,怡然自得。我简直开心得像只要下水的鸭子。繁殖(生宝宝)的季节可真的是来临了呢!

彩鹬18-4-13摄于香港左♂右♀

许多鸟类雄性的颜色都比雌性更为鲜艳,但彩鹬正好相反,雌性比雄性更漂亮,也更高大。在繁殖期间,雌鸟会通过鸣叫、亮翅、跳跃等动作求偶,配对成功后,雌雄鸟就会一起行动。彩鹬的婚配制是一雌多雄制的,也就是一只雌鸟可以跟多只雄鸟进行交配,雌鸟给一只雄鸟产一窝卵后,就会继续与下一只雄鸟交配、产卵(againagain,当然不会无限循环啦),而雄鸟就会承担所有的孵化和育雏(溜孩子)的工作(下图↓)。雌性之间是需要竞争来获得与雄性的交配权或者保卫自己的领地资源的,这可能也是彩鹬的雌性比雄性更漂亮、体型更大的原因。

雄性彩鹬溜娃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