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供应商分享花缘花语花材采购体验报告 [复制链接]

1#

这是花艺师笔记的第97篇推送

x

花缘花语

花材采购体验报告

等待花材到来前,先洗好干净的花瓶

上一篇和大家聊到了花材进货时应该避开的误区,在和花艺同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花友在实际进货时还是有很多顾虑。

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哈哈??):比如3天后有一场花艺课,需要一些当季的草花、玫瑰、绣球等花材,我对花材的绽放度、质量、花头的大小其实也有一些期待和要求,但又不大清楚当下这个季节国产绣球的品质如何……大家都知道通过平台自助下单的时候上面的图片都是花材开的最好的样子,通常也没有售前咨询可以告诉我这些问题,所以我只能冒着风险下单这些花材。

百子莲收到第1天,花材来自「花缘花语」

但很多时候收到了才发现颜色不对、希望是浅蓝色但收到的是深蓝,希望收到的是大花型但收到的是小花型,想要开放度大一些的可是收到的太生了,还得想尽办法让他快点绽放……这种糟心的时刻真让人奔溃,除了要给顾客解释外还得争分夺秒的找到第二解决方案,想在线上采购点喜欢的花材就这么难吗??

松虫草收到第1天,花材来自「花缘花语」

通过大量的花店走访和调查,嘉宝总结了4点花店采购中最常见的问题:

1、被动而统一供货方式。本地没有大型的花市,大部分花材需要通过线上来订购,而很多鲜花采购平台的货品并不稳定,没有私人定制的服务,平台卖什么我就买什么,不清楚实际花材的情况,间接增加了大量的损耗。

2、需要很多家供应商的支持。因为一家供应商的货品往往都不全,所以日常店铺需要的花材要从很多家进货,无形中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和沟通的时间。比如玫瑰从A家,草花从B家,配花从C家……

3、节前花材的备货不受控制。大型节日的时候市场上的花材涨价、品质不好,甚至断货、没有地方可以进到货,给花店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扰。

4、采销脱节。采购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市场的趋势做好销售计划和预估,对于消费者/其他花店更受欢迎的色彩搭配、花材缺少了解,导致很多采购的花材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销售预期,花材的损耗率也比较高。

飞燕草收到第3天,花材来自「花缘花语」

之所以会存在这么多问题,一方面是对于从业者来说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不是所有场景我都需要最新鲜的花、不是每一周都需要相同品类的花…),而当下的花材采购的服务又过于标准化。

另一方面花材的品质受不同花型、成熟度、季节、不同批次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会实时同步在平台的页面上、同步给花艺从业者。由于花店在采购的时候对于市场上的最新动态并不知情,所以要么是错过了高品质的新品种,要么是采购了当下品质并非最优的花材。

重瓣百合收到第1天

叶片上还有一些泥土没来得及冲洗干净

为了帮助花友们找到花材质量稳定(供货稳定)、品类丰富、能够给到最新花材资讯/建议的采购渠道(供应商),嘉宝也一直在尝试通过不同的平台采购测试。

通过朋友的推荐,上周我从昆明的「花缘花语」进了一次货,这次进货体验,不论是花材品质、物流时效、还是平台的服务都远超我的期待(这篇文章里的所有图片都是实拍图),也让我惊讶于原来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非常人性化的鲜花采购平台:除了负责供货,还在充当着「收花人」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整个进货的流程带给我的是专业、靠谱、省心的感觉。

收花人,是我自己给花店和供货商之间的中间人取的名字,他们负责收集花店的个性需求,并从市场上搜集和审核符合花店要求的花材,除此之外还能把市场上的最新的花材信息传递给花店,这样花店就不用再提心吊胆的进货啦~~

花材收到第2天,花材来自「花缘花语」

今天嘉宝就以这次实际的采购案例做了一次测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花缘花语」的采购/收花体验、以及我会通过哪些因素来判断一家供应商是否靠谱。

白色荔枝收到第1天,花材来自「花缘花语」

00评测方式:实拍图+客观评价,给大家最真实的点评

本次测评将从服务、运输物流、花材这3个大方向,7个小的维度来进行。

01人性化的服务:小程序自助下单+会员专属售前答疑

“斗南有的花材,只要你们想要我们都尽量帮你找到”

小程序入口首页

上图是「花缘花语」线上商城的主页,直接在里面选购花材就可以(直接扫下面这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