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楹联知识之楹联技法五 [复制链接]

1#
年11月10日

本年度第9期

总第期之《楹联技法五》

将联语之意寓历史掌故之中,借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以表达联语的思想内容的作法方法叫用典法。用典法在联语制作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大家看一看李渔所著《笠翁对韵》,就会发现其中近一半的内容是用典,比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等等。用典法在对联制作中也被广泛应用,如: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在当代文人中是制联较多的,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喜欢用典。上联是郭老为济南辛弃疾祠的题联,其中“铁板铜琵”、“美芹”、“悲黍”等,分别出自俞文豹《吹剑续录》、《列子·杨朱》、《诗经·王风》之中典故,通过和典和描写,评述了辛弃疾词章的豪放和艺术成就的高超,赞扬了辛弃疾爱国之心至死不变的豪情壮志,典故起了很好的烘托和强化作用。再如: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此联为赵朴初同志所作,联中用了五个典故:“老柏”系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皆出自岳飞《满江红》词。

集引,就是收集和引用的意思。楹联创作中的集引法,是指摘取或引用别人的诗句、词句、文章佳句、成语、格言以及书名、刊名、影视名等,运用在自己楹联之中,“活”用前人佳句,构成新的意境。比如大家经常见到这样一副春联: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该联就是集引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而成。集引联有的全联皆是摘引他人词语,像上联就是;有的联中部分摘引他人词语,如“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上联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佳句,下联乃作者董必武自撰;还有的将集引的内容简化压缩后用于联语之中,如“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上联之“后乐先忧”与下联之“昔闻今上”,乃分别简化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杜甫《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而来。用集引法制作楹联,可供集引的内容很多,如前人佳句、成语俗语、人名地名、书籍报刊、戏剧电影等等,试举数例于下: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集毛泽东诗句)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集毛泽东词句)沧海横流,云蒸霞蔚;春风得意,人寿年丰。(集成语)十分货物十分价;一寸光阴一寸金。(集俗语)《中华少年》《探索》《大自然》;《风流一代》《追求》《健与美》。(集刊名)《马兰花》《苦菜花》《白莲花》《蒙根花》《五朵金花》《战地黄花》《生活的浪花》《繁花似锦》;《雁荡山》《杜鹃山》《六盘山》《火焰山》《雪海银山》《万水千山》《沸腾的群山》《江山多娇》。(集电影名)“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女贞子”“打马”过“淮山”。(集中药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