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曾经有过6万种鸟,现存不到种。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改变或被破坏占60%,人类捕杀占29%。生物学专家认为,每消失一种鸟类,与它伴生的90种昆虫、35种植物、2至3种鱼类随之消失;同时,每两种鸟类消失,必然会有一种捕乳动物随之绝迹。
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吗?它不是蛛丝,但和蛛丝一样细。对,它就是捕鸟网。因为网可以拉得很长,线又很细,只要有鸟儿撞上这张网,细细的网线就会缠住鸟儿。鸟儿越挣扎就会缠得越紧。于是,每年都有大大小小、数量惊人的鸟类于此被缚或毙命。这是一种灭绝式的捕杀。
我看到的这张捕鸟网,有的地方尚还完好,有的地方已经是破损不堪,上面挂着不少鸟儿的残骸和碎羽。据说,有的捕鸟网还会安装诱鸟器,用来播放引诱鸟类的声音。据称,最长的捕鸟网可以达到一百多米。这样的一张网对附近的鸟类来说,会造成灭绝性的危害,这是一种人为的生态灾难。
这只鸟儿被网线缠住倒吊在树枝上。显然,它曾经拼命挣扎过,以致网线都被撑破,但功亏一篑,显然已经奄奄一息。从外在特征看,其臀部为红色,翅膀为黑灰色,腹部和喉部都是白色,尾部也有一些白。通过手机网络,我搜索到这只鸟的种类是白喉红臀鹎。
这张图是我的网上找到的。白喉红臀鹎是一种南方常见的留鸟,主要以野果为食,也吃昆虫,多成群活动。留鸟是相对于候鸟而言的,指长期栖居在生殖地域,不作周期性迁徙的鸟类。
这是一张白喉红臀鹎的分布图,其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经过一番解救,白喉红臀鹎从网线中逃脱了。刚解开网线的白喉红臀鹎显然饿得没有力气了。休息一会,白喉红臀鹎开始恢复元气,最终展开翅膀飞走了。
生物分类共有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元。鹎(读音bēi),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类,鹎科。鹎科的鸟类羽毛大部为黑褐色,腹白,腿短而细弱,食果实和昆虫。全球共有27属39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非洲等热带地区。中国有4属20种。白喉红臀鹎,只是其中一种。
其它鹎科鸟类:
白头鹎:白头鹎是小型鸟类,又名白头翁、白头壳仔(闽南话),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纵纹。性活泼、不甚畏人。知名度较高,经常被古代的诗人写进诗中,如杜甫《清明二首》中的诗句:“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栗背短脚鹎:栗背短脚鹎,体长8至22cm。上体栗褐,头顶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白色,胸和两胁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红嘴黑鹎:红嘴黑鹎身长约24至25厘米,有长尾巴,身体羽毛则依各亚种从灰黑色到黑色,嘴和脚为红色且头部有黑色松冠羽。公母鸟外型相似,亚成鸟无黑色松冠羽。这种鹎鸟在台湾高山族的部分分支中,地位崇高,是神话传说中与取火灭火有关的英雄鸟。
黄腹冠鹎:黄腹冠鹎是体型略大(22厘米)且具羽冠的褐色鹎。白色的喉膨起,下体黄色。似白喉冠鹎但较鲜亮,上体褐色较重,腹部为鲜亮的柠檬黄色。白喉冠鹎:白喉冠鹎体长20至25cm。头顶红褐色,有长而细的羽冠、红褐色,头侧灰色。上体橄榄绿黄色,飞羽暗褐色,外翈茶黄色,尾下覆羽皮黄色。黄腹冠鹎外形和大小与白喉冠鹎非常相似,但黄腹冠鹎头顶橄榄褐,冠羽黑褐色,下体鲜黄色,尾下覆羽亦为鲜亮的黄色,与本种头顶和冠羽红褐色、下体橄榄黄色和尾下覆羽皮黄色明显不同。
绿翅短脚鹎:绿翅短脚鹎共有9个亚种,中型鸟类,体长20至26cm。头顶羽毛形尖、栗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灰褐缀橄榄绿色,两翅和尾亮橄榄绿色。
黑冠黄鹎:黑冠黄鹎是中等体型(8厘米)的偏黄色鹎,头及羽冠黑色,上体褐橄榄色,下体黄。嘴及脚黑色。
领雀嘴鹎:领雀嘴鹎为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俗名羊头公、中国圆嘴布鲁布鲁、绿鹦嘴鹎、青冠雀。小型鸟类,体长7至2cm。嘴短而粗厚、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台湾亚种为灰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额基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
黑短脚鹎:黑短脚鹎是中型鸟类,体长22至26cm。嘴鲜红色,脚橙红色,尾呈浅叉状。羽色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叫声多变不一,经常仿猫叫声。
黄臀鹎:黄臀鹎外形大小与红耳鹎相似,体长7至2cm。额至头顶黑色,无羽冠或微具短而不明的羽冠。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小红斑,耳羽灰褐或棕褐色,上体土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近白色,胸具灰褐色横带,尾下覆羽鲜黄色。
红耳鹎:红耳鹎属小型鸟类,体长7至2厘米。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白喉红臀鹎外形和大小与该种极为相似,但白喉红臀鹎头顶羽冠短而不明显,脸部银灰色而不具红白二斑,野外不难鉴别。
雀形目:鹎科属于雀形目,雀形目为中、小型鸣禽,喙形多样,适于多种类型的生活习性;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大多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筑巢大多精巧,雏鸟晚成性。种类及数量众多,适应辐射到各种生态环境内。有00科种以上,是鸟类中最为庞杂的一目,占鸟类全部种类的一半以上。中国有34科。林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