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然之美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玉蟾山蕨类植物调查记(一)
玉蟾山位于泸县福集镇,海拔米-米,森林覆盖面积余亩,山下有九曲河、赖溪河和马溪河,四周地势平坦。山上松、杉等古树参天,茶、桐、桃、李、犁遍野,据不完全统计,玉蟾山境内有树木余种,珍惜树种有银杏、桢楠、红豆、水杉、苍劲挺拔的美国湿地松、火炬松,叶似马褂白鹅掌楸等,而今的玉蟾山,纵横数十里,一片苍翠。山上林中鸟类,有布谷、画眉、乌鸦、斑鸠、白头翁等二十余种。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原始的维管组织。配子体微小,绿色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管,无种子。蕨类植物繁盛于石炭纪,当时曾高达20-30m的高大植物,就一般的印象而言,蕨类植物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林地角落里,但其实蕨类植物可以生长的栖地范围要比这多出许多,亦有居住在高海拔的山区、干燥的沙漠、岩地、水里或原野等地区的物种。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中国有61科属,约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仅云南一省就有多种,所以在我国有"蕨类王国"之称。已知可供药用的蕨类植物有39科余种
???
-GOFORIT-
玉蟾山自然资源丰富,生存的常见蕨类植物较多,比如肾蕨,成片生存于玉蟾山脚,山顶也有散乱分布,由于山势较低,山脚和山顶的蕨类植物种类差距不大,但普遍比较高大,是保存较好的蕨类植物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我们开始探索玉蟾山蕨类植物之路.
01确定路线
由活动指导小组的成员收集有关玉蟾山的相关资料,根据玉蟾山的山势和实地,考察的蕨类植物分布情况,规划设计出采集蕨类植物的上山和下山路线。
02采集准备
明确采集植物所需的各类工具,并由指导老师准备,指导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说明工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03采集过程
组织活动小组成员上玉蟾山采集蕨类植物,指导老师和生物组全体老师全程陪同,采集各类蕨类植物样本,统计玉蟾山蕨类植物的科属种类和生长情况。
???
在调查的路上,师生欢声笑语,呼吸着玉蟾山的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玉蟾山美丽的风景,孩子们不仅认识了玉蟾山的品种,也看到了教材上所提及的孢子囊、以及如何区别叶和地下茎等这些疑惑点。
???
玉蟾山上还有一个大的花棚,途径这里,孩子们好奇的请求进入参观,负责的老奶奶见一群可爱而好奇的孩子,又为我们开启了花棚参观活动。这个花棚主要是供应城市的装饰花卉,主要包括波斯顿蕨、长春藤、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等;具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如长青藤、铁树等;具有吸收三氯乙烯作用的植物,如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具有吸尘作用的植物,如桂花。
一次简单的活动、一次简单的旅行、一次不一样的体会,在学习之后的一次不一样的生物学习,也会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经历,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会懂得知识就是生活的力量,大自然就是一本精彩的教科书。
作者:周艳(四川省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
编辑:赖师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