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小课堂每期这里都会为您介绍一位或几位南京本土的自然嘉宾,送上它们原汁原味的图片和故事;让我们一道用镜头留下它们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展示大自然生命成长的美妙。真的希望您能在这里了解摄影、认识它们、爱上自然、守护自然。本篇图片均拍摄于南京。有几个小家伙,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本期嘉宾1手机桌面白头鹎白头鹎,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故又名白头翁。在南京你别告诉我,你没有见过它们,除了麻雀,估计就数它的家族最庞大。它也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鸟种之一。大多在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活动,也在城市中与人为伴。它们性格活泼、不是很怕人。喜爱需找各类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机会也捕捉昆虫。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它们的繁殖期,这段期间,如果见到一只白头翁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是树顶上高声鸣叫,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翁就会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们在互唱情歌了。一旦确定关系,它们就会寻找合适的位置共筑爱巢,小树枝杈上、阳台的花盆中都是它们理想的筑巢点。小溪边,一只白头鹎正在寻找合适的位置喝水。2手机桌面黄腹山雀黄腹山雀,冬候鸟,在南京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看它的,只有在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3月期间,才能在南京看到它们。大多数时候它们都是成群生活在树林中,整天忙着在树枝间跳跃穿梭,寻找昆虫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这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体长仅有9~11厘米左右,腹部覆盖鹅黄色的羽毛,虽然每次巡山都能看到它们,都总也看不够,因为是实在太可爱,每每相遇总忍不住想捏上一捏。它们算的上是最不怕人类靠近的鸟类之一,有时相隔不足一米,甚至主动飞到我面前,旁若无人的在我脚边找吃的。(上图:一只雄性黄腹山雀找到一枚浆果,正准备找一处僻静之地好好享用)一只黄腹山雀用小爪子抓住浆果,再用细长的嘴巴敲开果皮,品尝美食。一只雌性黄腹山雀站在小溪的浅水处洗澡,梳理羽毛,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每天洗澡是必须的,即使是三九寒冬也依然如此。3手机桌面红胁蓝尾鸲([qú])如果说黄腹山雀是最不怕人的鸟类,那么红胁蓝尾鸲算的上是最具有好奇心的。同样是冬候鸟的它也住在山林中,但与黄腹山雀成群结对所不同的是,它总是单独活动。在遇到人类的时候,它总是先站在几米远的树丛边,摇晃着脑袋、自以为是的偷偷打量着眼前的访客,尾部还一上一下有节奏的晃动。如果你站立不动,说不定它还会飞到你的面前,躲在树后凑近了观察你。那憨憨傻傻的样子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它们除了吃昆虫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雄鸟与雌鸟有着比较明显的却别,雄鸟从头顶至尾部的羽毛呈鲜亮的蓝色,在野外见到的次数也较少。我和它们的故事可能是30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场暴雨过后,门前屋檐下多了一只浑身湿漉漉的小麻雀,它蹲在角落瑟瑟发抖,浑身仅有的几根短短的小羽毛,嫩黄的小嘴里一直发出“唧唧”的叫声。我俯下身子,轻轻的将它托在手中,它似乎是冷了,有或者有些害怕,肉嘟嘟的身子不住的发抖。这不是我喂养的第一个小动物,但却是最细心的一次。每天我都会用稀饭,有时还会捉些蚂蚱、蟋蟀来喂它。嘴角的一抹嫩黄逐渐褪去,它也慢慢羽翼丰满,每次我一出现,它总是张开嘴巴,看着我这次给它带来什么好吃的……如果不是那只猫,或许我会留下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很多年以后,我才体会到,那只小麻雀早已在我心中悄悄地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摄影小技巧无论是城市,还是山林田野,几乎都能看到飞翔的鸟儿,但它们始终与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彼此又相互依存,用相机陆陆续续记录它们,也有不少个年头:一、建议单反相机加超长焦镜头,焦距在以上为佳;二、拍摄鸟类是个看似浪漫,却又非常辛苦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与坚持,当然最重要的是兴趣;每期有奖竞猜——它是谁?答对的朋友将有机会获得本人新近出版的《大眼球柯林斯自然观察日记》一本;(每期一本,不含邮费)除注明外,所有图片均为本人原创,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等各类形式的打赏,所有图片请勿作为商业使用。张华自然摄影师科普工作者金陵晚报首席摄影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