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的妈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920/4698984.html

那天,同学听说妈妈病了,执意要去看妈妈,不得已,我只好把同学领到了妈妈家。妈妈像往常一样坐在病床上,听说是我的同学,就像往常那样笑了,笑出了一脸的善良。同学惊诧地看了妈妈一眼,当时就小声对我说:“你的妈妈长得真漂亮!”听了同学的话,我不由得站在外人的角度看了看妈妈,妈妈穿着家常的棉布衣服,自打我记事起,她的头发一直都是这么往后抿着,用两个头夹随便地别在脑后,虽然年已八旬,可她的头发还是黑黑的,白皙的脸上闪着一种祥和的光泽,大大的眼睛依然那么明澈……啊!我的妈妈的确很漂亮啊!从小到大,我虽然经常这样依恋地望着她,心里有些惧怕地爱着她,但我却第一次如此惊喜地发现她是这样的漂亮!之所以惧怕妈妈,是因为我特殊的出生经历。我的出生对于妈妈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就是在精神上压倒妈妈的“最后一棵稻草”,因为妈妈的那些所谓的灾难,全都是因了我的出生才开始的。我是妈妈第八个孩子,--第八个!真是太可怕的一个数字了!所以对于妈妈当初的坚决“做掉我”,我至今依然能够理解。为了做掉我,医院,可经历了三次“灭顶之灾”后,我依然还是顽强地出生了。也不知道妈妈在我出生之前,心里到底积攒了多少的哀怨,并且那些哀怨,到底有哪些跟我有关,反正我一降生,妈妈就患病了,患了精神病,整天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小的黑屋子里,怕见人,怕见光,怕见脏东西……而当时的我对于妈妈来说,无疑就是一个特别脏的东西,而善良的妈妈又不忍心眼巴巴地看我饿死,还得强忍着那种厌恶喂奶给我吃……所以妈妈对我的厌烦,一定是深入到了骨髓里了,就像我对妈妈的惧怕,也一定是从做胎儿时就开始了。

小时候,我是在爹爹的怀里长大的,所以哪怕是当着妈妈的面,我都敢说我与爹的感情,胜过了与妈妈的多少倍。在有爹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深的苦痛,多大的灾难,只要看到了爹爹,我的心就安稳,就什么都不再惧怕。甚至在做恶梦的时候,无论多么可怕的梦境,最后在水深火热之中把我救出来的,也总是我亲爱的爹爹。爹爹去世以后,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仿佛整个人生的支柱都坍塌了。妈妈当然早就觉出了这一点,所以当年我为爹妈买楼时,妈妈才会那么冷漠地说:“这个楼,我是借了她爹的光才住上的。”所以在爹爹去世后的那两天,妈妈才一直胆胆兢兢地担心我会把她从楼里撵出去。唉!我亲爱的妈妈,不凭别的,就凭你能有这样的担心,就已经证明女儿的不孝了。妈妈是一个知识女性,她不但精通中国文字,对日语也略有研究,用妈妈的话说:她之所以最后“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是缘于她的胆小怕事,如果胆子稍大一些,她当初就能冲破家庭的阻碍,跟着那个姓王的八路军一路南下了。后来一个机缘,我见到了那个姓王的八路军年老时的一张照片,虽然在我的眼里他长得蠢笨无比,比我那英俊潇洒、修竹临风、聪明绝顶的爹爹逊色多了,但妈妈却一直对他情有独钟。当然,妈妈的情有独钟只是停留在几句看似无意的闲谈里,因为一直到那位八路军去世,妈妈也没有再和他见过面。妈妈之所以会患有精神病,也是因为她的胆小怕事。但爹活着的时候,妈妈的胆小怕事却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妈妈虽然胆小怕事,但妈妈不怕爹,所以有胆子特大的爹在后面撑着,妈妈就对谁都敢大喊大叫。但自从爹爹去世以后,妈妈就真的完了,她勇敢的世界就真的是坍塌了,她是那样地惧怕她亲生的儿女们,以至于无论谁去侍候她,她都要尽力地讨好和夸赞。当然,每次听了她那过份的夸奖,儿女们的心里都像被什么东西裹住了一样难受。为了让妈妈变得勇敢,有一次我甚至夸张地对妈妈许愿说:“妈妈,你的女儿我是个警察,我什么都不怕,我比我爹爹都要厉害!我永远都会保护着你,所以你也谁都不用害怕,想骂谁你就骂,想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妈妈听了,呆滞的眼睛里果然闪出了一缕希冀,但那缕希冀的光泽随即就黯淡了:“你是警察?我不信!警察怎么会不穿警服?警察怎么没有枪呢?”一句话说得大家都哭笑不得。

为了缓解妈妈的紧张情绪,姐姐们没事的时候,总会拿出尘封的古琴、二胡等乐器,哄妈妈唱歌。妈妈平时就喜欢唱歌,精神病患病期间,就更加喜欢唱歌了,我小的时候,应该说是听着妈妈的歌声长大的,特别是满洲国时期的一些老歌,我早就耳熟能详了。最好听的是《蔷薇蔷薇处处开》,《月圆花好》,当然还有周璇的《四季歌》,《天涯歌女》。妈妈高兴的时候,还会把这些歌的歌词都写下来,教我们一句一句地唱,那些歌词我听起来,不仅优美,而且神秘,常常让我如痴如醉,我这写作的情趣也许就是缘自于那一首首的好歌吧?所以直到现在,我依然能够回忆起妈妈教我唱《秋水伊人》时那端庄秀丽的面庞……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楼静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几时你归来呦!伊人呦!几时你会走过那边的丛林,那亭上的踏印,点点的鸦阵,依旧是当年的情景。只有你的女儿呦,已长得活泼天真,只有你留下的女儿呦,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妈妈现在如果还唱歌,依然还要唱这样的歌儿。但我们都不愿意让她再唱这些凄婉的歌了,我们会引逗着她唱样板戏,或《见到你们格外亲》。可妈妈唱着唱着,就又唱起了那些言情的歌了,好在妈妈每次唱的时候,脸色都那么平静,所以姐姐们也就任由妈妈唱个尽情了。那天姐姐翻旧物时,突然发现了一盘老磁带,见妈妈寂寞,就立即放给妈妈听,哪逞想这一放就糟了,不但让妈妈满面泪水,还因此让她犯了旧疾,好几天都彻夜难眠。原来磁带是爹爹过生日时录制的,那里面都是家人们一起唱的歌,最让人揪心的是爹爹和妈妈共同唱的一首歌,那首歌的名字叫《月圆花好》,当然他们的合唱,是妈妈主唱,爹爹帮腔,磁带是个老磁带,所以声音就显得沙哑,显得凄凉,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最。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双双对对,恩恩爱爱,这园风儿向着好花吹,柔情蜜意满人间……听音思人,别说妈妈,连姐妹们也都因此而倍加思念死去的父亲。妈妈不仅喜欢唱歌,也喜欢读名著,那时候,《红楼梦》之类的书好象还是禁书,妈妈经常偷偷摸摸地看,常常外面门一响,她就忙不迭地把那本厚厚的书藏进被摞子里,而妈妈的这种提心吊胆,反倒更激起了我们对于书的欲望。小时候茶余饭后,妈妈还经常会讲一些四大名著的段子给我们听,常常听得我们眼睛都直直的,都围在杯盘狼藉的桌子边,不肯去干活,每到这个时候,妈妈就说:“快点去干活,干完了活,再讲下一段。”这样大家才会忙忙地抢着干起活来,然后忙忙地再围到妈妈的膝下,继续听她讲宝玉或武松。因为读书多,妈妈在普通的日子里,还经常出口成章,比如线板子不见了,找了半天,一回头,终于找到了,妈妈就会说:“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如哪个儿女对老年的人显得不恭了,妈妈又总会说:“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时红”……唉!我那可怜的妈妈啊,如今写起了您,我的脑子里真的堵满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如今,我的妈妈可真的老了,她每天只能坐在那张四四方方的小床上,落寞地睁着那双清澈善良的眼睛向窗外眺望,每次回到家时,还未等敲门,门就开了,姐姐们就会说:“妈看到你来了,紧着追我快点开门……”每到这种时候,我的心都会觉得暖暖的,氤氲着幸福的泉流。但这种时候却越来越少了,因为妈妈现在会经常犯起病来,妈妈犯病的时候,就是她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那时她的眼睛里便再也没有了那种祥瑞的清澈了,那时她的眼睛总会直直的,闪着无限的恐惧和警觉,她经常会用这种警觉的目光,像看特务一样怀疑地看着每一个人,有一段日子她甚至怀疑大哥要毒死她。妈妈血压高,要经常服用降压药,可妈妈经常会趁着大哥不注意时,像《追捕》里的男主人公一样把药快速地吐出去,以至于血压急剧上升,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毫米汞柱。唉!我可怜的妈妈,如果你连亲生的儿女都不再信任了,那你还会信任谁呢?

此时此刻,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妈妈,我那八十三岁的妈妈,依然坐在她的小床之上,默默而无助地期盼着,眺望着,在她的有生之年,我们这些做儿女的,真的应该认真地琢磨一下孝心的问题了,是的,我们必须尽我们的全力,让我们的妈妈幸福安康!绝不能让“风树之悲”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里重演……收笔之际,耳畔里,又飘起了小时候,妈妈唱的那首不知名的歌:“月亮走,月亮走,她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好朋友,大家一起快快走,快快走,快快走,一走走到百花洲,百花洲,百花洲,风儿不动水不流,风不动,水不流,小朋友一起往水里走。抬头看,天上一个,低头看,水中一个,这个又是那个,那个又是这个,好比我,照镜子,镜子里,也有一个我……”

每一次都是噙着泪水读完姐姐写的我们最美的妈妈:妈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每次我离开时都要和妈妈相互拥抱时感觉到她那温柔的嘴唇,还有那细腻的脸庞,别看我的妈妈八十多岁了,她的皮肤犹如婴儿般细腻,多想再一次能拥抱我那最美丽最善良的妈妈啊!多想再听一次妈妈的唠叨啊!又快到中秋节了,多想再给你买你最喜欢吃的月饼啊!这些对于我来讲是多么奢侈的而又那么可望不可即的事啊!!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妈妈,我想你了......

本文作者简介:阿晓姐姐,原名:李晓平,是我们兮言学堂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侦探小说协会会员,公安部首批签约作家,创作影视剧及长篇小说近三百多万字。长篇小说《心中有鬼》(时代文艺出版社)被评为吉林省第七届金盾文学奖。长篇小说《鬼使神差》(作家出版社)年获第六届全国侦探小说大奖。该小说年被翻译成英文版,在越南发行。现已与影视公司签订了网络电影改编合同。长篇小说《测谎者》(作家出版社)。长篇小说《古镜》(国务院言实出版社)。长篇小说《女警官其其格》(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前,发表在《啄木鸟》。电影剧本《一个人的战争》获年全国新媒体微视频大赛最佳剧本奖。电影剧本《道是无情》长影拍摄,年在中央六台播出,该剧被公安部评为第七届金盾影视剧创作三等奖。年在中央六台播出,该剧被公安部评为第七届金盾影视剧创作三等奖。新编剧电影《那树繁花》在年上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