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课外进行的,让我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了解大人们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是在课内进行的,我们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和产生的感想。
因而,教材中例举了两张问题清单,让我们学着设计问题清单,作好采访大人的准备;教材还提醒我们在与大人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认真、耐心地倾听,还要会做简单的记录,并学会有礼貌地追问;教材还要求我们学会整理记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想。
二、交际要求:
1.学习列问题清单。
2.学习与大人交流,了解大人的童年生活。
3.根据提问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4.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
5.学会根据整理的材料有条理地表达。
三、交际指导
/p>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1.学会提问。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再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在设计问题清单时,我们可以自我提问来检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全面、有序、层层深入。比如:“当知道了这个问题后,我还想继续了解什么?”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问题清单:
(1)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你可以这样提问:
⊙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2)如果交际对象是父母,你可以这样提问:
⊙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
⊙最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最喜欢它?
⊙小时候生日是怎么过的?
⊙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
2.学会倾听。
(1)我们在与大人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们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们;边听边记录,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追问。
(2)边听边记录也有一些基本的小技巧:
一是记要点,用关键词语的形式记录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
二是记亮点,大人说话中你觉得有意思的或者引发自己疑问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
(3)请收下与长辈交际时的要求须知:
①认真、耐心地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②根据提问清单有条理地“采访”,记下要点。
③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④注意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⑤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追问。
3.学会整理。
有了交流所得的内容,如何整理谈话记录呢?
(1)记录的格式应该是一问一答。
(2)把大人讲的童年的故事整理好,做上记号。如:排序,重点标记等等
4.学习表达。
我们要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可以对自己发言的内容进行排序,比如,先按自己记录汇报了解到的信息一条一条地按顺序表达,接着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最重要的事情,然后说自己的感想;或者先说自己的感想,再借助记录的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四、温馨提醒:
1.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3.根据整理的材料有条理地表达。
五、交际举例:
1.我了解到的祖父母的童年生活。
①小时候的学校很简陋,用木板做桌面,凳子是砖头砌成的。
②学过的课文有《小猫钓鱼》《白头翁的故事》等。
③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和父母走着去县城。
④课后玩的游戏有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等。
2.我了解到的父母的童年生活。
爸爸小时候的玩具有会跳的青蛙、陀螺、汽车、水枪等等。
最喜欢的玩具就是陀螺,下了课两个人比赛,看谁的陀螺转的快,转的时间长,看谁的陀螺样子好看,那时候陀螺都是用木头自己做的。小时候过生日就是吃一碗长寿面荷包个鸡蛋就觉得很幸福。最喜欢的动画片是《聪明的一休》。
3.把采访记录整理好,有条理地表达:
爸爸的童年故事
我爸爸小时候生活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庄。
有一天,爸爸和堂哥来到海滩上,同往常一样抓鱼、捞虾、捉螃蟹。当爸爸把手伸进一个小洞穴时,这回意外情况发生了,他的手指被洞里一只大螃蟹的大钳子夹住了。爸爸就把手往外拉,谁知越往外拉,蟹钳就夹得越紧,也就越疼痛。怎么办呢?爸爸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只好强忍着痛,硬着头皮,连着螃蟹一起,把手拉出洞外。这时,螃蟹知道自己会被捉住,就把大钳子一松,拼命逃跑。爸爸吃尽了这只螃蟹的苦头,岂能让它逃走,身体奋力往前一扑,牢牢地把螃蟹抓在手里,放进箩筐里。
那天,爸爸满载而归,餐桌上都是鱼、虾、蟹。
随着爸爸娓娓的叙述,这件看似很小却很有趣的事,像一幅画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到爸爸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