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低年级阅读练习一二三 [复制链接]

1#

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份课后练习作业,截取的是课文片段。老师的一般做法是让学生单独做完后或批阅再讲解订正,或做完再集体讲解。一般情况下,就题讲题,就答案对答案。阅读教学费时低效原因大抵如此。回想一下,我们研究精读课例不胜枚举,而占了师生学习生活半壁江山的练习课、讲评课的研究却是屈指可数。练习也着实应该纳入单元教学整体考虑。单元整体教学又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暂且单就低年级阅读练习说个一二三。

阅读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阅读题练习就是为了迁移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在练习中去运用巩固,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提高阅读水平,能力是根本。很显然常用的练习模式是低效的,打的是题海战术,相信多练多见,孩子们自然就“见多识广”了。实则不然。我们不妨顺着目标去理一理。

内容分析:二年级第八单元是创世之初的神话传说想象类小文,侧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本单元能力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想象力上,既要随文训练,课后辅助练习也应占较大比重。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不是今日话题重点。《羿射九日》这课还有个任务——根据提供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概述课文内容。这属于概括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贯穿整个学段,只是层级不同,侧重点不同,在二年级上下册均有渗透。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能力训练里“能了解别人讲的内容”也是要求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并能表达,包含概括能力的培养。而概括能力很重要的能力基础就是抓住关键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这道练习题选段来自于课文,对孩子们而言是熟悉的。内容也简单,不难理解。正好可以拿来做方法的迁移和能力的训练。两道练习题很聚焦,均指向提取信息,和选字音填空、词语解释等都属于理解层面。这样,我们脑海中揣着提取信息--概括信息这条线,再来思考指导之法,便会着眼长远,走一步想几步。

如何指导阅读练习?

在精读课文教学时如果老师有相关学法指导可请孩子交流自己的解答思路(重要事情说三遍:读懂教材,依托教材培养语感,增强能力);如果没有,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试一试:

1.“羿留下一个太阳的原因是?”,哪一段是讲羿留下一个太阳的原因的呢?(找出来后一起读一读)。

2.在文段中勾画出你认为是羿留下一个太阳的原因的句子(学生勾画有三种可能,第一句和第二句,或者一二句一起)。

3.请四人小组议一议,交流观点,产生冲突。

4.师生大合作学习。澄清观点,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组句,完成练习。

按照“审题——筛选——分析——表述”的思维逻辑,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思维训练,授之以渔。类似的阅读练习有很多,比如下图这则《神农尝百草》。人们称他为“神农”的原因和“炎帝”的原因都可以进行因果关系训练。类似这样的训练还得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二度开发。在这样大量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学生形成语言感觉后,文字的敏感性,语言的丰富性,理解的深刻性就能慢慢形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起始段的低年级老师还需注意:1.学习时要让眼、耳、口、手、脑都忙起来,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动耳和手的机械训练必须摒弃;2.低年级学生有很多认识是是而非,一定要接纳、尊重学生的所有提问并引导之;3.课上适度留白,让教室静下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4.低年级的学习节奏比我们预想的都要慢许多,就像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会跑一样,父母都会要花很多时间在爬和走的循序渐进上。同理,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勤于耕耘,静待花开。

阅读练习中如何巩固习惯?

这是一则一年级的阅读练习。在这节课上,老师没有着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是借助阅读练习进行学习习惯的巩固。从学生的答卷来看,无疑是成功的。我们来回放这堂课:

1.整体感知短文。老师先让学生自读一遍故事。

2.指读题目培养专注力。老师提示读题,孩子们齐刷刷地用小手指着,认认真真地读着。尽管一年级下期不再硬性要求指读,但这里是必要的。

3.一丝不苟指导勾划。老师问,白头翁爷爷给斑鸠推荐了几个朋友?为什么呢?这是原题中没有的问题,是老师根据文意和练习题综合后提出的关键问题,并借此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批注习惯的巩固和规范。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知道用方框将小动物框起来,用小圆点将“正直、善良”一类词语标记出来,用虚线将小斑鸠欺负小动物的句子勾划出来,用小三角将小斑鸠交不到朋友的原因标记出来。孩子们借助尺子等工具标记很工整。老师还追问小斑鸠说这些话时是怎样说的?并进一步扩充了语言积累。练习中的1.2.3题也自然迎刃而解。

4.耐心答疑解惑。学生问什么是优点?你勤于思考提出了问题,这就是你的优点;学生问这个字这个词可不可以这样用?老师都给以了耐心回答。

5.想好再写。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引导学生此处是逗号还是句号,加不加引号等;学生提笔开写前,老师有意识地观察,我看***写时在端详横线的长短,估计又在想我有多少话要说,横线够不够长,他排版应该很漂亮;***写字三个一标准极了;有同学做完在开始检查了;很棒的,可以这样用。在后面的习作练习时,老师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并将写建立在充分说的基础之上,学生点评时也引导学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