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02013.html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九月,似一杯菊花酒,醇香浓郁,柔婉绵长,浸润着“东篱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的浓浓思念;

九月,如一首田园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抬头便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情画意。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伴随着旖旎秋光、飒飒秋风,重阳节如期而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重阳节被赋予了多元的主题和文化内涵、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情怀。

岁岁重阳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同时,九又与“久”同音,九九即“久久”,寓意长寿长久。

重阳节是集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寓意深远。历经千年,传承至今。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使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佩茱萸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常在重阳节将其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或以其作香袋佩带,以辟邪求吉。

《宣州九日寄崔侍御》

〔唐〕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赏菊、饮菊酒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菊为长寿之花,独傲风霜,晚节犹香。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九之日,九九相叠,思念亦重重。登高远望,与菊花共一场大醉,可有故乡入梦来?一种思念,两处怀想。佳节良辰,倍加思亲,许久未曾归去的家乡,是否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又重阳

随着时代发展,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年12月28日,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也许插茱萸、簪菊花已离你我有些遥远,但敬老孝亲,无需耳提面命,理应根植于骨血,代代相传。

小时候,你在闹他们在笑。长大后,你在忙碌他们在等待。寒来暑往,光阴似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走了,他们脸上多了更多岁月的痕迹。无论身在何处,都请留一些时间陪伴我们身边的老人,陪他们坐下,耐心地听他们细数家常。

岁岁重阳,提醒着我们老人的养育之恩、家人的陪伴之情。今又重阳,在外求学的我们可能无法回到家人身边,但别忘了打一个电话,发一个视频,问一句安康。关爱要及时,敬老孝亲需趁早。

今又逢重阳

采一束菊的淡香

鞠一捧柔和的光阴

拾一抹牵念,书一笺柔情

祈盼安康

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同时

别忘了关心问候家中老人

尽一份孝心,留一份温情

不要把爱,熬成等待

文字:孙鹤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编辑:庄伟兰

指导教师:魏宇航

图文编辑:白佳琦

责任编辑:庄伟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