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校园鸟类云科普花香中也有鸟语一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园林学校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郁郁葱葱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好一个园林胜地,别有洞天的特色学校。但是你知道这里的绿荫、花香中也有一群生动活泼的精灵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校园里常见的鸟类吧!

戴胜

戴胜,又名臭姑姑、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等。分布面积非常广,在长江以北为夏候鸟和旅鸟,在长江以南为留鸟,属于“常见但长相奇特”的动物。

戴着“胜”的鸟。胜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一种头饰。《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意思是西王母头上戴着饰物“胜”。戴胜鸟的颜值很高,浅粽色的脖子、黑白花翅膀、细长嘴,特别是头上还有一撮艳丽的羽冠,如同扇子,开合全凭心情。也许是它打开的羽冠,令人联想起“胜”这种装饰物吧,所以给它取名“戴胜”。戴胜鸟飞行时也颇为壮观,呈大波浪状,体态轻盈。年,戴胜被确定为以色列国鸟。

散发恶臭的鸟。戴胜鸟虽然颜值高,但却不太讲究卫生。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雌鸟孵蛋期间,完全不出窝,吃喝拉撒都在窝里解决,搞得窝里又脏又臭。不仅如此,雌鸟尾部还会分泌一种带有恶臭的油脂,涂抹在鸟蛋和雏鸟身上,让鸟巢臭气熏天。据说这是一种独特的自卫方式。所以它也以“臭”闻名,又因叫声类似“姑姑”,所以人们俗称它“臭姑姑”。可是对自己的臭媳妇,雄鸟并不嫌弃,它会每天把捉来的小虫送给雌鸟吃,当起尽职尽责的好丈夫。

对生态有益的鸟。戴胜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性活泼,喜欢栖息在草地、林缘、果园等开阔潮湿的地方,在树上做窝,在潮湿的地面上常用长长的嘴翻动寻找食物。戴胜是有名的食虫鸟,大量捕食金针虫、蝼蛄、行军虫、步行虫和天牛幼虫等害虫,约占到它总食量的88%。因此它在保护森林和农田,营造自然生态和谐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戴胜鸟独特的外形、错落有致的羽纹、机警耿直的禀性、忠贞不渝的习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题诗歌咏戴胜: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

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00:40

白头鹎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是我国特有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华中和华南广大地区,野外生存数量可观。北方冬季的时候它们会迁徙到南方越冬,属于候鸟。但近年来白头鹎有突破传统分布范围,一路北漂的倾向。

少白头。白头鹎的眼睛(虹膜)为褐色,嘴巴与脚都是黑色。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故名白头翁。背部和腰部的羽毛基本为灰绿色,尾巴与翅膀则呈现黄绿色,全身都透着橄榄绿色。体长一般为17至22厘米,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

农林益友。白头翁和麻雀、绿绣眼合称“城市三宝”,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它们性活泼,不畏人,属于杂食性鸟类,荤素不忌口。在春夏的繁殖季节,白头鹎会啄食昆虫,在冬季则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对人类的城市和公园的绿化花木有很大帮助。年被列入“三有”保护鸟类(即对人类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

枝头的歌唱者。白头鹎喜欢呼朋引伴结群活动,它们不论是觅食还是停歇,都喜欢落在树尖儿上或高高的电线上。每年3-5月是白头翁的繁殖期,这段时间如果见到一只白头翁单独站在枝头高声鸣叫,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翁就会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互诉情思!它们的鸣叫声穿林越竹,百啭千声随意移,情歌唱的比喜鹊好听多了。

站在枝头、穿梭于林间,叫声婉转、相貌独特的白头鹎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你可别看个头小就随意侵犯它,繁殖期的白头鹎领地意识是极强的。你若是去掏它们的鸟窝,那你可要受到它们的攻击了。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白头鹎美妙的叫声吧!

00:45

小贴士: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年开始,我国把每年4-5月的一个星期确定为爱鸟周。但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大,所以各地爱鸟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京的爱鸟周定于年,确定每年的4月1日至4月7日为北京市的“爱鸟周”。年是第38个爱鸟周,主题是“爱鸟新时代,共建好生态”。让我们行动起来,观鸟不要“关”鸟,摄鸟不要“射”鸟,为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