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峰雪绒花雪绒花原创文学 [复制链接]

1#

雪绒花

文/马峰

与很多人一样,第一次知道雪绒花的名字,是在电影《音乐之声》里面。一部《音乐之声》诞生了好多经典歌曲,比如《doremi》、《孤独的牧羊人》等,但唯有这首《雪绒花》在影片中却出现了两次。当上校怀抱吉他与家人一起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就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啊,这样让人温暖。但整部影片没有出现一次雪绒花的镜头,所以对于其形象也就只有想象罢了。

后来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在欧洲,雪绒花只生长在阿尔卑斯山米以上的地方,瑞士人将其视作荣誉与友谊的象征,而奥地利人则认为它象征着勇敢。尽管认识上有些不同,但两个国家都将其定为了“国花”。想到我们国家的国花“牡丹”(并非官方确立,但民间认可度较高),我想雪绒花也应该是艳压群芳的美丽吧。

前几年我在故乡经营了一个户外营地,为了做关于野外动植物的亲子教学,我开始重新认识那片自以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当我搜寻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灰白色无名小草的资料时,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雪绒花,又叫火绒草,为菊科火绒草属的多年生草本高山植物,原产西欧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在我国张北地区“草原天路”一带也有野生的雪绒花。

在我国有着“空中草原”之称的河北省蔚县,这种草在当地被称为“火绒草”,也是从发现雪绒花之后,来“空中草原”旅游的人大幅度增加,随着雪绒花带来的名气,蔚县除了“剪纸之乡”以外,又多了一个名字——“雪绒花之乡”。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却原来,为世人所熟知的花就在自家的后山上,而我却一直对它视而不见。同时也有些惭愧,惭愧于自己的肤浅,惭愧于自己的“以貌取人”,谁说的国花一定就得娇艳呢?

但我很快又为自己找到了借口:据说这种普通的小草在中国一直都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据《中国植物志》介绍,它在河北叫“火绒蒿”,在甘肃叫“大头毛香”,在内蒙古叫“海哥斯梭利”,在东北叫“老头草”、“老头艾”。直到年出版的《种子植物名称》(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才出现了“火绒草”这一名称,但和雪绒花仍然没有半点关系。

据说第一次将火绒草与雪绒花联系在一起的是作家冯骥才。在他的《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这篇文章里,他这样写道:“待下了车,(空中)草原的美一下子把我拥抱其中。……我低头一看。呀!一种非常独特、似曾相识的奇异的美闯进我的眼睛。毛茸茸雪白的花,淡黄色球形的花蕊,淡绿色的茎,长长短短、如同舞者伸展着胳膊的花瓣——就凭着它这种独特的美,不需要回忆,我便失声叫出它高贵的名字:雪绒花!”

是啊,绝大多数人都不识的花,我不认识也情有可原吧?

雪绒花的普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不仅没有什么香气,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所以在故乡不仅没有人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