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我的文学生活二文学劳作生活中 [复制链接]

1#
第一家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612/6646918_0.shtml

新年,中国作家网邀请19位作家、学者、编辑、媒体人等,回顾他们年的文学生活。受邀者或深耕于自己的创作、研究领域,或投身于文学阅读和文学劳作中,或沉入生活积蓄养分、静待破土……大家的文学生活各有不同,有收获和启示,也有困惑和思考;但都身处鲜活文学现场,共同参与着文学生活、文学生态的塑造。希望回顾过后,我们都能找到更为清晰的坐标,一起朝前走。

——编者

土拨鼠给闪电写信

鲍尔吉·原野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出版多部散文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

我相信儿童们除了爱父母,爱玩具,爱唱歌跳舞之外,还爱文学。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纯粹的文学爱好者。

为什么?因为文学里有一个自有世界。文学世界与儿童们置身的世界迥然不同,更符合他们的心愿。除了文学,到哪里去找一个世界呢?找不到的。文学的世界更吸引人,儿童们在那里看到了星空、海洋、草原和成群的动物。儿童潜意识里迫切要求文学世界的万物有亲子关系,更要有正义,正义永远是胜利一方。

是的,儿童借助文学世界认清他所在的世界。通过那个世界的相互关系认清这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关于信任、忠诚、善良、背叛、欺骗,还有别离、孤独,悲伤与痛苦。儿童要求文学世界的万物——包括云朵、昆虫,甚至一粒沙子都有心灵,有爱与恨,有对于他们那个世界的清晰看法,但没有说教。文学世界的云朵、沙子和灰尘说起话来,必定简单直接,有画面感。

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愿望。年秋季,我写了一本书——《土拨鼠给闪电写信》,书中的麻雀、白桦树、羊羔、沙粒、门、炊烟、胡枝子树、银手镯、太平鸟、灰兔、银耳环、蝴蝶、野蜜蜂、土拨鼠、瓦片、光线、野鸽子、喜鹊、灯绳、蜘蛛、蓝窗帘、椴木碗、蔓越橘果给拴马桩、绿头鸭、马头琴、云雀、风、蚂蚁、羌木伦河、酒盅、落叶松、朝鲜白头翁、炕席、水獭、波斯菊、月牙、闪电、北斗星、桌子、母鸡、麦穗鱼、摇篮、苔藓、金牙、黑缎子坎肩和狐狸写信。

在名为万度苏的草原上,万物不知疲倦地相互写信。想想看,蚂蚁眼里的树叶何等硕大,金雀鸟眼中的大地何等辽阔。酒盅、银耳环、黑缎子坎肩写出了暗中观察到的牧民生活。

写这本书不是生活积累的较量,而是语言的较量。用最简单的语言写出万物的真实样子,才配得上可爱的万度苏草原。儿童们不光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最了不起的幻想家。跟儿童比赛想象力的作家才是好儿童文学作家。在这本书里,我为在语言、想象力方面所做的努力自感欣慰。

这本书也是生态书,边疆书,关于爱的书。在万度苏草原,万物熠熠闪光。

不写出来,就不会更幸福一点

九天

王九天,笔名九天,年生,吉林省洮南市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作者,年第14期“本周之星”,文学爱好者,科研之余喜欢写小说及诗歌。

年的尾巴藏在如棉被般的大雪里。

今年于我而言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被中科大授予了理学博士学位,二是自己的一篇名为《A.I.》的故事在中国作家网上入选了“本周之星”。近几年,科幻文学作品正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这源自于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对于科幻文学来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固然至关重要,科学理论的发展更为脚踏实地,承载着严肃思考的部分。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思考。

我多年来所受的科研训练和积累的前沿知识给了我足够多的写作养分,正因如此,在我所写的科幻故事里,“科”的比重会大于“幻”。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在于《A.I.》这篇故事是我在四年前写成的,在当时人工智能还仅限于学术界的讨论,随着研究的成熟,四年后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了全社会普遍热议。看着自己的故事被现实印证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未来把种子埋在过去,而科研领域或许就是它最早的萌芽。科幻作品并非痴人说梦或杞人忧天,在充满想象力的花朵之下,是坚实广阔的科学土壤,其所包含的对未来思考的意义就在于此,其所应该肩负的责任也在于此。

ChatGPT带给文学界的一个冲击在于人工智能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并且其写出来的作品水平颇高。对于写作者而言,人们担心它会抢走作家的“饭碗”,但我常在思考“作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对我来说,写作就是生活和思考本身。我没办法不写作,如果那些文字不写出来,我就不会更幸福一点。

蚯蚓作泥土之歌

庞云初

庞云初,文学内刊《吕城》主编

办乡镇内刊七年,刊物成长,作为编辑的我也在成长。回想一路走来,有泥泞,也有暖阳;有荆棘,也有鲜花。我的生活因得到文学的浸润而变得有意义,曾经的迷茫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家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文学。这样说,有些矫情,却是实情。

想当年,十年寒窗,挤进了城市。城市容纳了我,我却一天天地想念起田野和炊烟。终于回村里来住了,我感到了久违的自由和惬意。

机缘促成我创办了一份刊物。它是春潮,是响箭,唤醒了我的文学梦,唤醒了一帮人的文学梦。

探索着,实践着。我们用文字讲述小镇故事。渐渐地,小刊得到了乡亲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