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朝这些事,上班时间的信件往来,都充满了 [复制链接]

1#

安史之乱的时候,杜甫从避难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却被叛军抓获,后来冒险逃出,到了朝廷临时所在地凤翔,被封为左拾遗。唐朝的拾遗乃皇帝近臣,负责对皇帝进行劝谏,还可以推荐人才,但是品级却不高,杜甫为左拾遗,从八品上。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履行职责,举荐了岑参,岑参为右补阙,品级略高于杜甫,为从七品上。

这就是岑参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寄左省杜拾遗》的原因: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美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岑参与杜甫早就相识,算是故旧;新官职又主要得力于杜甫一一重逢加被荐,自然要表达下感激之情。一方面是人人不能免俗的必要表达,ー方面却恐怕说不好只是肉麻。

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吧?斟酌来去,不知如何开口才得体。

岑参的情商很高。通常人家写这种感谢信,都要叙叙老交情,讲讲此时的感激之情,岑参都略过不提。他前四句只说了一个意思:咱俩都在皇帝身边工作。最后两句,想着这是天子脚下的诗歌和书信,又随手拍了拍皇帝的马屁:没啥需要我来查漏补缺的,朝政尽善尽美了哈一一其实后来就是因为他写谏书太频繁才被贬出去了。

最核心的就是颈联,也是最能体现岑参情商的地方:明明自己年龄小杜甫三岁,却不漏声色讲自己“白发悲花落”,虽然小,但是年龄都在40岁以上了,看见春天的花落,悲春、悲青春是很自然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字面上看起来却又像是在说自己暮年得遇,真是悲喜交加。明明自己的品级比杜甫高,却说“青云羨鸟飞”,字面上对着白发和花,似乎只写了青天白云间鸟儿高飞,言下却挠着杜甫的痒痒肉:您这才华,早晚要青云直上。

诗的含蓄让诗人可以含蓄着他的情感;诗的含蓄不尽,则将诗人各种意思送到可以自由想象的境界。

可以想象杜甫看到这样的诗,心里应该会很舒服。收信要回复。自然要写诗,对于杜甫来说,奉答完全是应战,是要PK各自的诗才,谁肯落后?亦不能落后。

还要对着各种意思:字面的意思和背后的意思,都要一一回复过去。这种要求,是大诗人必须考虑的。于是,便有了《奉答岑参补阙见赠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冉冉柳枝碧,娟婿花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岑参头四句主要写上班,杜甫就反过来,写下班。这个小技巧简单,却也能看出杜甫的诗心缜密。

你岑参不是“白发悲花落,青云美鸟飞”吗?我就来个“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一来同岑参的白发青云一样,柳绿花红也是目目之所见。二来,柳枝碧绿和花蕊红艳哪个更美呢?没有分别咱俩青春相若,若悲白发,当同悲;官职相若,若青云直上,当同上。这就把岑参的各种意思都很得体地回应了。最后两句,杜甫应该是觉得咋说这半天,都不知道咱俩是老朋友呢?我得提提这茬儿:“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假使这诗一流传,人们得知道咱俩以前就认识呢。而您写了诗只赠给我这个白发老头(这里的白头又回应了岑参的白发,杜甫写时应该是看着岑参的“白发”翘着嘴角笑了的),为什么您写诗“独赠白头翁”,可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两个每天一起上下班的人,却互相写信,还是用诗写信。这和我们今天对面坐着却还在摸手机有点相似吗?不,完全不同啊。生活本身,在谁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吃喝拉撒睡。但是倘若用诗的样式去笼罩一下,立刻便获致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

这古代的信函往来,和我们如今的短信回复,其实是一样的效果,但是,这文笔和情商的较量,如今的我们却是不会如此考量,甚至说话间直白到没朋友的状况也是醉醉的!

人和人之间,其实,还是需要一些互相的体贴以及尊重的,谁说不是呢?

图片了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