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外用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美妙绝伦的诗广为流传。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诗中前半篇写洛阳女子落花伤感,表达人生易老,红颜易逝的悲凉。后半篇描写白头翁落寞沉沦抒发世事难测,人生苦短的苦痛。
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堪称神来之笔,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因为这一句给作者刘希夷带来杀身之祸。
熟悉唐诗的人会发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居然在两个诗人的诗中同时出现,分别是刘希夷的《代白头翁》和宋之问的《有所思》。更令人深思的是宋之问居然是刘希夷的舅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宋之问年轻时曾在诗坛超群绝伦,多次在唐诗比赛中获得冠军。他的诗甚至得到了武则天的喜爱,可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宋之问日渐发现自己的才学已经是江郎才尽,很难再做出雄奇飘逸的诗歌。万分苦恼的他竟然还写过一首对武则天表达钦慕爱恋的诗歌。
在唐代这个重视诗歌的年代,诗歌的好坏是可以和仕途挂钩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举国上下是一片诗的海洋。许多人因为自己的几首妙笔生花的诗歌从而在仕途上一路高升。也有许多人因为才疏学浅,从高官厚禄一路下滑。
江郎才尽的宋之问为无法谱得妙笔而苦恼不已。就在这时他偶然发现自己的外甥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句简直是点睛神笔。他捧着这首诗爱不释手,赞叹连连。文通残锦的宋之问为了让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竟要求外甥将这句诗的著作权让给自己,但刘希夷妙手偶得的佳句,不忍让给他人。宋之问对仕途和权利的渴望,变成了对佳句妙诗的冀望。于是被虚荣冲昏头脑的宋之问有了杀人窃诗之心。
宋之问布好陷阱,等待着刘希夷进入他早已经设下的圈套。刘希夷被麻绳五花大绑,以沙土填塞口鼻,用装满黄土的麻袋压住胸口。
宋之问为了重新进入仕途的大门,为了获得武则天的垂怜,恼羞成怒的他竟然将自己的亲外甥这样折磨,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外甥窒息而死。
于是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竟然成为了刘希夷的夺命诗。舅舅因为一句诗,亲手折磨死了自己的外甥,这在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