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约),字延清,名少连,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诗人。
宋之问与我们熟知的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由此可见他的诗文水平之高。
宋之问的代表作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首《渡汉江》,成为千古绝唱,引起众人共鸣。
当时正值武则天掌权之时,宋之问以其才名与杨炯被召任职直内文学馆,后出授洛州参军。永隆二年(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任学士。天授元年(年)秋,武则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召宋之问与杨炯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小员跻身五品学士,可谓飞黄腾达。
宋之问文学造诣很高,被称为律诗鼻祖,但是人品上却争议很大,说其品质恶劣,丝毫不为过。
宋之问杀人夺诗
宋之问为诗杀的人是谁?答案是唐代天才诗人刘希夷。这件事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两者关系不一般,死者刘希夷与宋之问还是亲戚,准确来说,是甥舅关系,也就是说刘希夷管宋之问叫舅舅。
刘希夷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却会因为《代悲白头翁》这首诗的著作权而死于非命,而且是被自己的亲舅舅所害,时年不及30岁。
刘希夷被宋之问害死时才30岁,可惜。
有关这一案件的介绍,在唐朝本代时就已有记载。刘肃在《大唐新语》中就有简括描写:“……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窒之。”
《刘宾客嘉话录》中则写得比较详细:“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这是一宗历史疑案,但是凶手是宋之问已经被普遍认同。
文学上的巨匠,道德上的侏儒
其实宋之问的道德污点远远不止这些。宋之问入阁进仕并不全部都是靠自己的才华。武则天时期,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二人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亦是传说中的武则天的面首。宋之问为求仕途,不仅为张易之捉笔(代笔写文章给皇帝,如同现在的枪手),更甚之,为张易之“奉溺器”(端尿盆),厚黑学达到极致。不知道李白、王维他们知道这样的人竟然和自己齐名,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宋之问的发达和武则天也有关联。
宋之问的道德污点远远不止这些,向武三思告密、出卖王同皎,为了仕途不停地倒向不同的政治势力、出卖自己的身边人,等等,不胜枚举。而一个人平时有这样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他会因为一首诗向外甥痛下杀手。
但是宋之问做梦也没想到,自以为高明的政治手段却成功的给自己掘好了坟墓。景云元年(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登位,睿宗以宋之问曾经依附二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为罪名,下诏流放宋之问于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改桂州。先天元年(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宋之问结局是相当悲惨,真是皇皇苍天饶过谁,也是一个鲜活的现世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