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碎玉投珠一生长短未知,可看此后经年 [复制链接]

1#

莫妮卡

荔枝伴读原创出品。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我看北南的小说《碎玉投珠》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句话。丁汉白和纪慎语的神仙爱情,令我看一遍不过瘾,又看了一遍还意犹未尽。

01

北南的文字细腻温柔,文艺清新,笔下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丁汉白和纪慎语的感情线也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小说的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盛夏燥热,酷暑伴着西瓜味儿,在丁汉白百无聊赖之际,纪慎语被丁延寿带回了家,两个人的缘分就此开始。

丁汉白生在五月初五,原名“五云”,纪慎语成了他的五师弟,后来他们的房子里开着花语为“命运”的白头翁,不知是否为作者的特意安排,两人就是彼此的命中注定。

他给他取名为“珍珠”,在丁汉白眼里,这个从扬州来的男孩子珠圆玉润,恰似珍珠。而在后来的故事里,纪慎语确实是一颗经过磨砺的珍珠。

他有疼爱他的父亲兼师父,教授他手艺,带他见过世面,所以他性格里面有活泼机灵的一面,与丁延寿的相处中也带着孺慕之情。同时,他又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从小不受师母待见,是以他学会了察言观色,知进退,有分寸。

从扬州到京城,纪慎语寄人篱下,所以在一开始的交锋中,他暂敛锋芒,不想给自己树敌。当然,骨子里的倔强,也不允许自己吃亏,丁汉白忘了去学校接他,他便在他的自行车横梁上用漂亮的瘦金体刻下了“混蛋王八蛋”出气。对此,丁汉白并不恼,反而因为他的个性和字体的讲究对他多了一分宽容和好奇。

02

姜采薇的南红小像,让丁汉白对纪慎语有了改观,博物馆汉像石雕,纪慎语对丁汉白有了新的认识。芙蓉石的银汉迢递,是他们第一次切磋,已然在心底有了朦胧的惺惺相惜。

丁汉白技艺超群,很难棋逢对手,遇上他欣赏的人,亦是秉着谦逊的态度。就像他说的,永远别记恨对手强大,风光还是落魄,姿态一定要好看。

这是丁汉白的底气,也是他的格局。

机缘巧合,师兄弟分别拜了鬼眼张司年和鬼手梁鹤承为师。这两个人一个是作伪,一个辨真,把毕生绝技都悉数教给了爱徒。丁汉白和纪慎语在相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隔着一墙,做着较量。

从夏过到冬,他们的底牌在一次次巅峰对决中亮了出来,而他们的梦想和抱负,也在彼此的试探中浮出水面。惺惺相惜的两个人事业当中也需要相互扶持,并肩于顶峰之上。

金叶书签,茶杯里的月亮,琥珀坠子,玫瑰印章,朵娇艳玫瑰,两个人在你来我往的相处中,暗生的情愫汹涌而至,经历了挣扎,剖白了心迹,直到互赠汉白玉佩珍珠扣,许下朝夕与共到白头的誓言。

尽管两人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却让两个人精雕细琢的感情完成了抛光打磨,愈发纯粹闪耀。

他们之间的浪漫从没有停止过,纪慎语在厚厚的配方里,夹带私货:师哥,玫瑰到了花期,我很想你。

隔着院墙,丁汉白通过孔明灯传递思念:珍珠,你看见了吗?玫瑰到了花期。我也很想你。

不得不说,北南实在太会了。

03

我很喜欢北南塑造的这两个人物,抛开感情线不说,就这两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就值得人敬佩。

丁汉白光明磊落,有担当有魄力,心中有沟壑,眉间显山河。他既没忘记父亲的期许,也不辜负自己的梦想。他活了二十岁顺风顺水,吃穿不愁,遇到纪慎语,被父母赶出家门,对爱人,他坚定不移,至死不渝,对家人,也怀着一份愧疚在尽力弥补。

纪慎语看似软糯,实则坚守原则;虽然伶牙俐齿,但受了委屈从不嚼人舌根;善良谦逊,对于别人的好,都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别人对他的恶,也会适当地予以反击,而对于自己认定的爱人,也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念,勇敢又坚韧。

在很多小说里,主人公大多都停留在青春年少里,而丁汉白和纪珍珠,是真的留在了时光里,令人不由地坚信他们能够一辈子。

最后,附上师哥的深夜自白:

我,丁汉白,生长于和平年代,有幸见时代变迁。今年二十一岁,喜吃喝玩乐,爱一掷千金,才学未满八斗五车,脾气却是出名的坏。年少时勤学苦练,至今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妄为任性,注定有愧父母。不过,拜翘楚大师,辞厚薪之职,入向往行业,成理想之事,人生尚未过半,我已没有任何遗憾。感恩上天偏爱,最感激不尽处,当属结识师弟慎语。我自认混账轻狂,但情意真诚,定竭力爱护宝贝珍珠。一生长短未知,可看此后经年。夜深胡言,句句肺腑。——丁汉白书。

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一个把你爱到骨子里的人,像白玉珍珠一样,无论岁月短长,只求朝夕与共。

《一个钢镚儿》: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完美,重要的是正好合适

《北城天街》:留恋一座城,那里有我拿命爱过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