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时隔20余年回归央视舞台#
又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结束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看法,每一次都是兴致勃勃的期待与猜想,几个月的期盼啊,而临了,几乎每一次都有太多太多的意难平,某些节目用遗憾都不为过,同时脑海中,像过电影般,多年前的春晚又会联翩涌来,使我沉浸也令我自失,连带着的还有大片大片的与之相关的难以忘怀的过去与日常,唏嘘,慨叹,百感交集。
是啊,看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了我们欢度春节的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究竟延续了多少年,我都不清楚了,但年年期盼,年年说道,年年吐槽,年年依旧浮想联翩,不可或缺。
记得没有电视的年代,小时候的过年,就是热热闹闹的聊天嗑瓜子打牌,全院人老少总动员,孩子们仍然不尽兴,还要围着院中间的高杆子之上大电灯泡子来回的转圈圈,同时放几个响炮,然后再跑回家,抖抖索索的烤一气火,在北方,虽说已经春节了,夜晚依旧寒冷如冬,而孩子们在这一天早迫不及待地脱去了棉衣,换上了春装。
后来,几乎家家都有电视了,才时兴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相比之前的春节,增添的可不只是声光电色,还有与之相伴的文化娱乐,更加直观的家国情怀。在那一时刻,中央与首都与全国人民是一体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也许是人人都爱念旧吧,人们总觉得,过去了的那场晚会才是最好的,而把最热情的期待又都放在来年。于是,谈不尽便是对刚刚过去了的节目的没完没了的说道,还要时不时拿出过去的那场精彩作为对照,以便照出当下的巨大不足。
晚会年年积累,比照年年进行,越老越香,其实,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过往的情怀甚至是青春的回忆,要说最不客观的评价当属对于春晚的评价,我想大家稍微想想都会同意的。
那天,我在北京的一个节目里又看到久违了的陈佩斯,当年的那个浑身冒着傻气的畏畏缩缩、抖抖索索得志便猖狂的青涩的陈小二,已经是满头白发皱纹堆累的老人了,说话做事都带着明明白白的迟滞之感。我几乎当场落泪,年头居然已经逝去了那么多。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却不复来呀。一时间,真是百感交集,情绪起伏难平,有太多的伤感与落寞甚至颓废都有。摸着自己的日渐稀少的白发,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老去的不光是他与我,还有我们整整的好几代人。
接着就有过去的回放,年轻青涩的满脸光洁的陈佩斯,与英俊潇洒的朱时茂的小品,模糊的画面强烈地昭示着已然逝去了的再也回不来的过往,那是陈佩斯们的也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无可救药地老了,但青春的记忆仍在,我看到陈佩斯的老脸上,情不自禁地涌上来的泪花,我也禁不住泪眼婆娑了,不老的只能只记忆,而人的容颜呢。
接着就有他和朱时茂的儿子演绎的他俩当年的著名段落《吃面》,在穿上当年的那套几乎一样的服装的时候,他的儿子有好几个画面几乎就是年轻时候的他,陈佩斯的老脸上瞬间泪奔。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不过是一句诗意的祝福罢了。
愿你蹉跎半生,归来不至伤痕累累,已经很不错了。
陈佩斯的春晚承载着的不光是他的,也有我们这代人的共同的记忆,少年不可追,但春晚仍在,过去了的春晚历久弥新,现在的春晚光华耀眼,美轮美奂,高科技的加持,更使想象插上了翅膀。
在不断地回放中,我们的亲人依旧年轻,老去的只是岁月,记忆不会老,精神也不会老,春晚也不会老。
岁岁年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此诗抚今追昔,不免过于伤感,我们只断章取义,虽新老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但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