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芒果TV出品的纪录片《微光者》于3月4日起每日上午10点上线播出。节目聚焦平凡岗位上的动人故事,以海洋、空中、森林、湖泊、戈壁、高原等不同地理环境为基准,记录下一个个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坚守、奋斗的微光瞬间。节目献礼年全国两会,更是在这特殊的时刻向新时代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致敬。
本期讲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黑鹰山供电所所长苏日嘎拉图带领8名电力工人,驻守在这片3.3万平方公里的无人之地,默默守护着黑鹰山光明的故事。
奋战一线只为守护黑鹰山的万家灯火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额济纳旗和蒙古国交界处的黑鹰山,地表荒凉、人烟稀少、风沙肆虐,是被国际公认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黑鹰山供电所里一共有8名电力工人,所长苏日嘎拉图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需要为整个戈壁滩上仅有的4家单位和4户牧民提供电力支持。
黑鹰山供电所,是蒙西电网最西端的基层组织,体量虽小,意义非凡。自黑鹰山供电所成立以来,黑鹰山电力人,夏不畏酷暑,冬不惧严寒,毅然扛起蒙西电网最西端1座千伏变电站和2座35千伏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以及黑鹰山周边的军、警、民的供电服务。黑鹰山周边物资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人和人之间的温暖,就变得格外珍贵。在这里,二十公里做邻居,五十公里去串门,只要一个电话,苏日嘎拉图和所里的同事总会第一时间出现,这短短的一段线路,点亮了黑鹰山,也温暖了牧区百姓的心。
在黑鹰山供电所门前,有“守望”“坚守”“担当”三块石头,它们代表着黑鹰山的精神,诉说着黑鹰山的过往,印证着蒙电人的“初心”。黑鹰山电力人们以无悔的青春与豪迈铸造出独特的“黑鹰山”精神,把“守望”“忠诚”“奉献”写进了荒茫戈壁滩。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来到这里工作让苏日嘎拉图最深刻的印记。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加上黑鹰山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苏日嘎拉图在来黑鹰山工作的第二年,就白了头发。即便如此,在这里待了五年的他,却从未想过离开。为了提早防控,排除安全隐患,苏日嘎拉图每个月都需要和同事一起例行检查,全长公里的苏木线,分布着多根电线杆。虽然只是抽查,但任务依旧十分繁重,在戈壁上陷车更是常有的事,工作中开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徒步翻山越岭地赶往。或许,正是平实艰苦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真实、更纯洁。在这个供电所中,连同苏日嘎拉图在内的8名黑鹰山蒙电人,都坚守着黑鹰山守望相助的精神。生命禁区的守望,不仅仅是一块石碑,更是生命的界碑,只要你需要,我一直在,是戈壁深处最温暖人心的承诺。
舍小家为大家,做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大家,他们守边,我们守护光明。”对于工作苏日嘎拉图一丝不苟,而对于家人他却心怀愧疚。每次与家人短暂的匆匆团聚后,苏日嘎拉图便立刻返回了工作岗位,以至于后来每次回家,年幼的孩子面对这个“白发小老头”都充满着陌生感。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冷戈壁上,属于苏日嘎拉图的没有惊天泣地的传奇事迹,也没有感人至深的动人佳话。五年的坚守,让这个正值壮年的80后小伙,褪去了满头的黑发。即使年纪轻轻成为“白头翁”他也从不言苦,始终无怨无悔地驻守在黑鹰山。
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难以割舍,苏日嘎拉图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太多的难忘和感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奋斗美、守望美、忠诚美、英雄美的真谛,就像是当地人说的一样:“来到了黑鹰山便被赋予了鹰的精神,就会像鹰一样无畏风霜雨雪、像鹰一样迎风飞翔。”
纪录片《微光者》于3月4日至11日上午10点芒果TV上线,明日将讲述向生命极限发起挑战,在海拔米的岗布冰川巡逻,驻守在中国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普玛江塘派出所的高原移民管理警察索朗达杰和他战友们的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