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对季节的感知延迟,暗含着一种说不出的浪漫。
没有刻意的告别仪式,只是某日走在林荫路上,开始感到阳光不似那样温柔。
开始听到知了试探性的叫声,开始额前微微冒汗。
你便知道,夏天早已到来了。
转眼间,又过半,经历了樱花散尽,蔷薇盛开,栀子谢幕,初荷绽放。
人生就这样,急徐不定的,一路走远了。
难怪古人云,“曾经当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白头翁虽不至于,但骑竹马的时光却恍如昨日,可见流光真的容易把人抛。
从古至今,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永远美丽。
就像诗经中所写的那样,“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因此,带有抗衰老功效的护肤品,一直都是市场中最热销的产品。
确有其事也好,只是噱头也罢,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确是不争的事实。
也由此,想到了茶叶保鲜。
有人说,无论是什么茶叶,把它包装完好存在冰箱里,不管几年以后拿出来都和新茶一样。
区区一个冰箱,就能让茶叶“永葆年轻”,这是真的吗?《2》
冰箱,可谓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
它的出现,实现了食物的保鲜。
而像茶叶这般,如此讲究香气和口感的东西,众人便理所当然地想到了以冰箱来作为保鲜的工具。
可事实上,不是所有茶叶都适合存在冰箱里。
六大茶类中,能够以冷藏方式存放的,通常是绿茶,以及乌龙茶中的清香型铁观音。
绿茶是不发酵茶,品饮上讲究“鲜”。
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保留下了大量的天然物质,叶绿素等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冲泡后呈现为“绿叶绿汤”。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叶绿素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在较高的温度下储存,很有可能受热分解。
曾经就有一位茶友反映过,自己一年前买的西湖龙井,放在靠窗的书架上。
时间一长就忘记喝了,等到再打开时发现,茶叶的颜色完全变了。
不仅不像当初那般翠绿,还变得微微泛黄,带着古怪的陈旧感。
喝起来,香气和滋味也失去了那股鲜嫩、醇爽之感。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当我们无法及时将绿茶喝完时,最好是密封后存放在冰箱当中。在低温的环境下,对绿茶进行冷藏保存,尽可能地保留并延续其中的鲜爽感。
而发酵程度较轻的清香型铁观音,亦是如此。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冰箱的作用十分有限。
它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绿茶的风味,当超过了一定时间后,依然免不了被氧化的结局。
就像抗衰老的面霜,它只能做到延缓衰老,却不能做到永远不老。
否则,人人不都成了黑山老妖?
因此,请不要过于神化冰箱的作用,几年以后拿出来还和新茶一样,是不切实际的想法。《3》
大多数的茶类,不建议存在冰箱里。
比如,能够长期储存的白茶;又比如,全发酵的红茶;再比如,要焙火的武夷岩茶。
这些茶类,统统需要远离冰箱。
冰箱非但无法为它们保鲜,反而会成为导致其变质的“元凶”。
先来说白茶,在收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自身的品质,还会经历物质转化。
由新白茶变为老白茶,在漫长的时间里,陈化出别具风味的特点。
而冰箱的低温环境,反而会抑制茶叶的陈化速度,不利于白茶内部的活性物质进行酶促氧化。
这么说来,难道冰箱真的能让白茶永远停留在新茶时期?不不不不不!
除了抑制陈化以外,冰箱存白茶还有着诸多不利之处。
第一,冰箱内部水汽重,湿度大。
不管是冷藏功能,或是冷冻功能,冰箱处处都充盈着湿冷的水汽。
而制茶师费尽千辛万苦,才将成品茶做干,含水量低于8.5%,如果买回来后放进冰箱里,不就成了功亏一篑吗?
白茶喜干怕湿,干燥的茶叶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吸附水汽。
原本品质优越的白茶,却因为冰箱,不明不白地受了潮,变了质。
最后,不再是当初那款鲜香醇爽,香清甘活的好白茶了。
等到受潮程度逐渐加重,变质发霉,便彻底不能再饮用了。第二,冰箱中的杂味多,影响白茶的本味。
普通的家用冰箱,除了茶叶以外,必然还存放了蔬菜瓜果,各式生鲜,以及剩菜剩饭。
这些食物所散发出的味道,长时间围绕在白茶身边,不知不觉中,茶叶纯净的茶香也会受到影响,产生杂味。
这股杂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冰箱味”。
它并不是准确的某一种气味,而是混杂的、不清爽的。
白茶不似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以真空包装形式存在,故而很难抵挡异味的入侵。
为了避免窜味,还是常温放置,保持环境干净就好。
正常情况下,适合长期存白茶的温度,在25℃左右为宜。
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恰好能为白茶的陈化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4》
全发酵的红茶,同样不适合存冰箱。
今天,收到了一位茶友的求助:“正山小种如果现在不喝,能不能放进冰箱冷藏保鲜呢?”
而自己则告诉对方,完全没有必要。
比起不发酵的绿茶来说,全发酵的红茶整体表现更稳定。
茶叶内部的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在发酵的步骤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从外观颜色也可以看出,正山小种的干茶是乌黑油润,看不到丝毫绿意。
因此,即便没有存在冰箱里,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采用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存茶方式,同样能让红茶在1-2年内保持稳定的品质。
存进冰箱里,受到水汽和异味的双重夹击,反而会使得好茶受潮,变质风险增加。另外,正山小种不建议长期储存,最好是及时喝、趁早喝。
在最佳赏味期内,品尝正山小种的“花果香,桂圆汤”,才不算浪费好茶。
而当提到武夷岩茶时,不少茶友感到奇怪:明明同样属于乌龙茶系,清香型铁观音就可以放冰箱,岩茶却不行?
原因在于,清香型的铁观音,发酵程度大大降低。
在风味上,呈现为花香清新,汤感鲜爽,和绿茶有着几分相似之处。
而武夷岩茶则截然不同,在加工步骤里,焙火不可省略。
正所谓,水火不相容,经过高温焙火的岩茶,一旦放进冰箱的冷藏室里,经历水汽的摧残,潮湿后就会出现返青的现象。
所以说,即便同样是乌龙茶,不同情况,也要用不同的策略应对。
冰箱存茶,不能一概而论!《5》
冰箱存茶,有利有弊。
对一部分茶类而言,它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陪伴;
对另一部分茶类而言,它却成了毁茶不倦的敌人。
为了不浪费好茶,自然是不能一刀切。
该冷藏还是该常温,该及时喝还是长期存,一切都有相应的规则。
而冰箱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绝非一劳永逸。
毕竟,谁也逃离不了岁月这把“杀猪刀”。
想要永远喝“鲜”,与其寄予冰箱,不如期待来年的新茶。
趁着时间刚好,买些新茶趁鲜喝,可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