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一中情愫散文 [复制链接]

1#
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过了今年的高考这个夏天,济宁一中就彻底搬迁到位于太白湖畔的新校区了。很快,位于太白楼下老一中的旧址将变成新的附中。随着学校的搬迁,这里的一切,环境和人文将发生新的变化。谨以此文,纪念太白楼下的济宁一中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记忆。一提起济宁一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济宁最好高中的代名词。每一个初中生心目中中考的奋斗目标,就是济宁一中。只有考上了济宁一中,距离大学才能更近一步,距离理想才能更近一步。一中校园的标语上赫然书写着:“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为我为荣”。是啊,在数千名初中毕业生中能够考上脱颖而出济宁一中,就足够家长和孩子在言谈中稍稍露出一点点小骄傲,潜台词是,“考上一中了,我(孩子)优秀着呢”。小时候,妈妈总是告诉我说,谁家长辈里有从一中毕业的,在言谈中就流露出在一中上学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济宁一中的前身是年创办的“济宁直隶州官立中学堂”。创建于民族存亡之时、社会变革之际的州立学堂,那时就确立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理念,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宗旨。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七中学。省立七中在鲁南、苏北一带赫赫有名,来自江苏、山东二十多个县市的莘莘学子慕名求学一中。二济宁一中有着辉煌的校史。年,图书资料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浩瀚文物时,在《万有文库》的一本图书中无意发现两张颜色发黄的纸条。一张以蝇头小楷书写着妇孺姓名,盖有“济宁天主教堂妇孺收容所”的印章,形成时间大约是年年底。济宁一中校门口有两栋德国天主教会修建的三层希腊式建筑,因为这两栋楼楼顶的瓦是红色的,故称“红楼”。早在年,红楼就陆续开办了“中西中学”“明德小学”“阃雅女学校”等学校。年年底,济宁已经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腥风血雨。“红楼”以西方教会享有国际公约特权的名义据理力争,冒着极大风险收容接纳了一大批妇孺予以保护,恰似济宁版的“金陵十三钗”,纸条上写的便是当年救护妇孺的名单,足足有多名。百年后站在济宁一中校门口,凝望着红楼,不知是否还能忆起战火硝烟中救助那么多生命的危难岁月?另一张为油印数据,上面写着“为杨占元先生所捐五角大洋开具,经手人冯静”的字样,印章和署名为“济宁学生抗敌将士后援会”。据专家考证,收据的形成时间是在年下半年,时值日寇大举入侵我国,动荡飘摇的年代里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济宁一中的师生组成抗日救国后援会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同仇敌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募捐、四校联合赴兖州卧轨,要求当局抗日等爱国主义行动。他们秉承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国土沦陷民族存亡之际从校园内走出,以入世、济世之精神弃笔从戎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前线,血染疆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收据中所记载的捐款人杨占元先生,在捐出此款后也奔赴抗日前线。抗战胜利后,济宁一中的校长燕壬培作为军法处上校法官,参加了对日本战犯审理,弘扬了一中师生的抗日义举和斗争精神。正是这种肩负使命、报效祖国的情操,激励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他们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在各个领域成就着不凡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三一中的老校园紧连着太白楼纪念馆,那里曾经是诗仙李白旅居济宁23年常在此饮酒赋诗的地方。上学时,每当做题累了的时候,或者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我总是盯着太白楼上郁郁葱葱的树冠发呆。遥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这里凭栏远眺,把酒临风,吟诗赋对有着何等浓郁的文学氛围,诗意直冲云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许,因为与李白做了邻居,济宁一中沾满了诗仙的渊学灵气,有着深厚的教学底蕴和优秀的莘莘学子。元代的城墙是老一中校园北面的天然院墙。七百多年过去了,历经了数朝的城墙依然在时间的长河中静默着,薄薄的青藓和一层又一层的爬山虎掩盖了岁月雕刻在城墙上的斑驳纹路。古老的城墙见证了百年来诸多学子运动场上挥洒自如的身躯和灯下勤奋苦读的身影。城墙下,曾经是我们放自行车的车棚,每天都有各个班级值勤的学生负责把自行车摆放整齐。由于学生多,空间少,车子往往摆放的一辆紧挨着一辆,密密麻麻连一厘米的空隙都没有,有时挪好久才能挪出一个位置。于是,到校临近上课时间的我,经常把自行车放在车棚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横跨整个操场往三楼的教室冲去,值勤的同学则帮我摆放整齐锁好车子。现在想来,心中仍怀感谢。乔羽乔老爷子是济宁一中学生中的佼佼者。我中考前一年,恰逢一中百年校庆,听说那年校庆乔老爷子重返母校。乔老爷子给校长的信中深情地写到:“如果说,我在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取得过一些成就,是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感谢我的母校,像感谢我的母亲一样”。那一天,高一新生发了新校服,校园内摆满了鲜花,乔老爷子谱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等歌声飘荡在校园内,让人心驰神往。我虽然不能亲身感受现场氛围,却也更加坚定了报考济宁一中决心。说来好笑,在济宁一中读书的三年时间内,我总以为下次校庆乔老爷子一定还会亲临,一直盼呀盼呀,直到毕业才知,人生的缘分,错过了,就没有了。时光走到了年,我考上了济宁一中,儿时的目标得以实现。步入一中的每天都忙碌着,忙着学习,忙着适应新环境。日子久了,心底隐隐觉得一中有些不一样了,却说不清哪里不同。后来,不知什么时候的梦中,隐约想起小时候的一中,后来查阅资料才明白,原来的济宁一中不是这个样子的。90年代初,济宁一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红楼、裙楼全部拆除,换成了学校大门口的喷水雕像,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或许,正因为许多一中人有着和我一样的不舍和记忆,后来济宁一中校庆背景图案就是那两座红楼的旧照片。当岁月磨灭了痕迹,当时光染黄了胶片,当青丝染尽了秋霜,当记忆模糊了年轮,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回忆,将如何安放?四一中之于我,不仅仅是母校的情怀,那里,还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小的时候,在济宁一中西边的东马道胡同内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济宁一中门口的教会两栋教堂楼还在,夏天的傍晚,天气比较清爽。无所事事的我和表弟,总会互相询问,干什么去?回答往往是,去一中玩儿。于是,我们跟着家里的大人到一中后院的操场上踢球玩。从操场到红楼之间有曲径幽深的小径,两旁的鲜花有半人多高,香气扑鼻。踢球玩累的我和表弟就会在花园刨蚯蚓,捉蝴蝶,闻花香。有一次,表弟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知道红楼里面是干什么的”?我茫然地摇摇头。“里面都是‘大人’,我带你去看看”。于是我们蹑手蹑脚地溜到红楼的窗户边,好奇的张望着里面究竟是什么光景。红楼里面楼层很高,风扇呜呜的转着,黑板上写着看不明白的数学题,里面全是“大人”低着头全神贯注地正在读书写字,耳边听到的是沙沙的写字声。还没来得及仔细瞧清楚,便被家中长辈提溜开了,并被小声的严厉告诫:“里面都是学生,不许过去打扰。想进去读书?将来考一中啊!”一中在我小小的心目中,是一个严肃、向往的地方。济宁一中的校园内,承载了青春太多的记忆。学校里小花园内有一座小巧的六角亭,亭子下面是大约十平方的人造池塘,池塘边有一棵西庭海棠。西庭海棠是我最喜欢的花树,由于读高一时错过了花期,只看到水面上、草地上零落的花瓣,我遗憾了好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以后的日子里,或许是为了弥补当日的遗憾,西庭海棠开花的季节,我都会格外珍惜。风起的日子,微雨的时节,着一翠绿长裙走在小径上,站在池塘边,脚下一池屏翠,“花落人独立”的意境总是出现在毕业以后的梦里。青春年少时,纵然不是那么称意,不是那么快乐,一切仍然美好的让人泪目。关于那个小池塘,还有同学“勇捞秀鞋”的故事。年少的我们,活泼好动,总是一刻也闲不住。冬天时,喜欢踩在池塘的薄冰上,试试冰的厚度;夏天时,喜欢在池塘“濯我鞋”,在小径上踩出几个鞋印。那时的女生都流行穿白色体操鞋,春末时节,有位女同学贪玩把鞋掉在了池塘内,另一男同学帮忙用树枝打捞上来。于是体育课,女同学请假晒鞋子,这个理由大概也是体育老师听到的比较奇葩的理由了吧。那天下午,女同学晒了整整一下午的鞋子,这个故事从此也就成为了传奇。一中,还是我作为一个吃货念念不忘的地方。小时候由于家里条件所限,没有多少吃的东西。从上学前班开始,济宁一中门口的馄饨就成了令我食指大动的美味。每年总能吃到一到两次,每次总能吃一大碗,也成为我儿时念念不忘的美味。时光的河慢慢地流淌,济宁一中从建校伊始,走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一十七个年头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济宁一中毕业已经二十二年了,我们从青春年少走到年近不惑,我的老师也从当年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变成了济宁名师,在学校的三年时光却仿佛就是昨天。我依然记得毕业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诗句,还专门背诵了那首《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毕业的时候,同学带了相机,拍摄了毕业纪念照。当时的我还年少,不懂得既然有了毕业全家福,还留什么其他照片?碰到同学时,总是忘记要照片。现在的我想起时,却后悔当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总是想找同学要一张当时的老照片,看看懵懂的我,当年脸上可否有对未来的期许?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者简介:刘雅囡,济宁作家协会会员,济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受到多个公众平台推介,散见于省内刊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