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一树梨花压海棠为杜撰,或出自元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前天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苏东坡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什么意思?

传说这句诗出自苏轼,张先八十娶妾,于是苏轼作了一首绝句开张先的玩笑。但是,苏轼写的是一首八句的七律,这首绝句应该是后人假冒苏轼的作品。

另外,这句诗还有好几个版本:一树梨花压海棠、满树梨花压海棠、一朵梨花压海棠。老街查了一下古人的作品,发现这句诗与苏轼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元禛似乎有点相关。

一、苏轼没有写一树梨花压海棠

北宋有两个张先,皆字子野。两个张先去世后,欧阳修给博州高唐人(山东)张先写过《张子野墓志铭》,这个张先年四十八岁就去世了。

苏轼给另一个张先写的是《祭张子野文》,这个张先就是号称张三影的词人。他和苏轼是忘年之交。

张先八十岁的时候,苏轼(—)应该是33岁,正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年:熙宁三年(年)。当时苏轼在京也连续上书神宗全面批评王安石新法。

也就是说,张先八十的时候,苏轼并不在江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年),苏轼才被派往杭州任通判,那时候的张先已经八十五岁了。

据宋朝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

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视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先和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极为子瞻所赏。然俚俗多喜传咏先乐府,遂掩其诗声,识者皆以为恨云。

苏轼写给张先的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诗中用了很多古人典故,这些人都姓张,诗人指唐朝张籍,公子指张生,柱下指张苍,安昌客指张禹。

张先当时唱和了一首七律,可惜只留下了颔联两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二、一树梨花压海棠

故事中说起张先娶妾后,当时写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得知后,写了一首诗拿老头子开起了玩笑: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个故事,和这两首杜撰的诗不清楚最早出自何处。

在清朝《香艳丛书》中曾经记载过“张先”的这首七绝:

某翁年八十矣,狎某姬才十八岁。翁尝戏赠以诗云:我年八十卿十八,卿自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恰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香艳丛书·画舫余谭》

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后人的一些笔记小说中常常见到,例如清朝钱德苍的《解人颐》:

又有人年六十三岁,纳十六岁妾。其友作诗戏之曰: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对红妆。杖藜扶入销金帐,一树梨花压海棠。”

晚清小说家徐哲《汉代宫廷艳史》第三十九回:

窦太主这几个月来,也算费尽一番心血,方才如愿以偿。不佞对于此段文章,不便描写,却有一首歪诗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为讥白发戏红妆。当年陈邸希奇事,才发新枝便受霜。

清朝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写道:

小园梨花最胜,纷纭如雪。其下西府海棠一株,红艳绝伦。因忆老人纳妾一绝: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不禁为之失笑.....

扶鸠,就是拄着拐杖。鸠,指鸠杖,手杖的扶手处做成斑鸠鸟的形状。

三、一朵梨花压海棠

在明朝人蒋一葵《尧山堂外纪》中,好像首次记录了”一朵梨花压海棠“这首七绝:

浙人有嘲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云: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

清朝褚人获《坚瓠集》中写了一个故事笑话这种事:

有老夫娶少妇,朞年而殒。管子宁先生集句嘲之。

老翁娶少妇,艳福不浅可惜无福消受,第二年老翁就去世了。于是管子宁集前人成句,组合成诗,讽刺道:

一朵梨花压海棠,有时颠倒着衣裳。风尘荏苒音书绝,天上人间两渺茫。一朵梨花压海棠,罗裙宜着绣鸳鸯。人生富贵须回首,魏国山河半夕阳。纤纤初月上鸦黄,一朵梨花压海棠。旧枕未容春梦断,为郎憔悴却羞郎。潘安惆怅满头霜,一朵梨花压海棠。去日渐多来日少,离人到此倍堪伤。似说春风梦一场,江流曲似九回肠。却将此日思前日,一朵梨花压海棠。万转千回懒下床,丁丁漏永夜何长。惊回一枕游仙梦,一朵梨花压海棠。

作者又以少妇口吻写道:

一朵梨花压海棠,白头翁入少年场。主人非病常高卧,醉倒檐前白玉床。一朵梨花压海棠,芸窗思贴弱肌香。谁知白发龙钟者,云雨巫山枉断肠。数年尘面再新敉,一朵梨花压海棠。半夜灯前思旧事,满窗明月满帘霜。此日思君恨更长,空余涕泪两三行。夜深忽梦少年事,一朵梨花压海棠。

在晚清小说《明代宫闱史》第八回中,又有“满树梨花压海棠“:

成吉思汗见公主说得流利敏慧,越发喜欢她....一个是二八年华的公主,一个是创国开疆的霸主,英雄美人,自然是相爱相怜,可惜老少相差太远,未免应了俗话所说的“满树梨花压海棠了。”

结束语

张先八十五娶妾的故事,似乎是真的,但是苏轼没有写过一树梨花压海棠这首七绝,而是写了一首七律。

管子宁集前人句为数首七绝,其中很多成句来自唐诗,但是不知道”一朵梨花压海棠“到底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中唐诗人元稹有”一朵梨花“之句,出自七绝《白衣裳二首》之一:

雨湿轻尘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半含惆怅闲看绣,一朵梨花压象床。

梨花压象床,表示美人坐在白色的床上,和梨花压海棠是两种境界。

笑话老翁娶妾的七绝,或许改编于元稹这首诗。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