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艳春质疑11岁豪门神童背后的集体焦虑ta5scjsk [复制链接]

1#

王艳春:质疑11岁豪门神童背后的“集体焦虑”


11岁云南新生许恒瑞被录取到人民大学法学院,成为该校十年来最年轻生源。但这一光环随着一封 举报帖 的爆料而蒙上了阴霾,举报者声称这位小神童7岁便开奥迪,能录取到人大是因为富豪父亲用钱为其开路。舆论哗然,但调查发现这位小神童除了生于富贵之家又聪颖过人之外,好像真没 违规录取 的迹象。(9月11日《新京报》)11岁的许恒瑞在千千万万挤过高考独木桥的人中实在太扎眼了。在同龄孩子尚在撒娇淘气的时候便进入名校,自小又聪颖过人被目为 神童 ,这还不算,偏偏又生于富豪之家,生活优越,7岁就爱上了开奥迪。都说 寒门出贵子 、逆境成才,在传统的民间朴素话语里, 豪门往往是出败家子的 ,匡衡式的 凿壁借光 才是 英雄出少年 的传世佳话。所以,面对这么一个集横溢才华和富贵家境于一身,享受了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万千宠爱和赞誉的11岁少年,这个饱受 拼爹 拼权 撕扯的社会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不要以为这种 惯性的质疑和紧张 是吹毛求疵的 神经兮兮 。目睹了那些借着 爹 的名气、权力和金钱后盾而张扬出的嚣张跋扈的 官、名、富二代 的德行,见识了这些所谓的 权贵阶层子弟 如何在耀眼家境背后烘焙出了对公理和良俗的践踏,对任何有高深官、商背景 后代 的警觉自然成了一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 本能吁求 。没有必要去妖魔化那些生于权贵之家的孩子,生于贫寒人家还是豪门由不得人的 选择 ,殷实家境也不必然意味着 骄奢淫逸 ,不一定就是另一个 高衙内 ,刻苦自励不靠祖宗的 富孩子 也不在少数。所以, 生而绝对平等 可能只是一种基于乌托邦的假想,世俗中至少从 物质上 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如有的学人所言 天赋自由,人人平等 , 平等 后天自我努力的成分多, 自由 才是先验的,遵从自然权利法则。 自由先于平等 。对当下我们的社会而言,自由首先应该表现为每个人通过自我奋斗晋升渠道的畅通,就是说不论何种出身,每个人前进的路途是自由的,而不该是板结的,机会之门不该仅向 权贵阶层 敞开。现实的情况是,普通人前进的路径被各种钱权交易和寻租所拥塞,并升级为利益集团的攻守同盟。所以,优势的资源严重的向 权贵阶层 聚集,作为切分蛋糕的政府并未尽好一个公正 掌勺人 的职责。这种资源配置的错位导致普通百姓跟权富阶层在基本权益保障上 差距悬殊 。一边是 公子哥 许恒瑞7岁开宝马上学,从小有一堆优秀教师上门 家教 ,一边却是农民工子弟连最基本的民办学校都被拆除,许多山区的孩子连一个像样的校舍都没,一个能教英语的老师都没。这种 刺眼 的差别背后是不是也是整个社会阶层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导演的基本人权福利待遇的天壤之别的 惊人黑洞 。 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同此心,亘古如此。与其说人们是在偏向性地去 揭黑 11岁神童许恒瑞,不如说是这个 既富贵又聪颖 的孩子 过于顺境乃至近乎完美的优越人生 引爆了这个因被权力和金钱频繁挑衅的社会早已衰弱不堪的神经。谁会真心嫉妒一个人出身好,只要每个孩子无论贫富都可以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只要哪怕最平凡的孩子也可以不用担心金钱和权力对机会之门的腐蚀, 出身论 还会有市场么?11岁富家才子许恒瑞录取名校所引发的公众焦虑,再次重重叩问着当政者的 公平政策 ,只做大蛋糕而不能使每个公民平等享有 领取蛋糕 的机会,只会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尤其是 并不富裕家庭的子弟 陷入自弃乃至暴戾、愤世的情绪中。这将是整个社会不能承受之重。□王艳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