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23.html《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蕴含了什么道理,下面让我们从文字的本义入手一探究竟。
“学,甲骨文……表示练算习字的房屋,有的甲骨文……突出手把手教练的含义”——《象形字典》“学,觉悟也”——《象形字典》“觉,造字本义:因获得内在经验而发现某种真相”——《象形字典》“悟,造字本义:明心见性、发现自我”——《象形字典》
从字义上看,“学”有两层含义:一、自己去学习、研究;二、通过别人的教育去学习。
“觉悟”,是发现外物和自我的真相。
学和觉悟,在过程上有交集,觉悟是,一种学的目标、结果。
所以,“学”就是自己去学习、研究,或者通过别人的教育学习,“学”可以得到外物和自我真相的知识。
“好,造字本义:男女之间,相悦相求”——《象形字典》
好,作为动词,体现了人的性情趣向、行为偏好。
“蔽,造字本义:扯下树枝草叶作为伪装加以遮盖隐藏,引申以为:动词,遮挡、遮盖”——《象形字典》
“仁”的本义是:人在天地间,与天地、与万物(包括他人甚至鬼神)和谐相处。
“仁”立足于人,放眼于天地万物,所以,“仁”中就包含了人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人在天地间的生存之道。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愚,金文,禺(像手持面具、装神扮鬼)+心,(惑)……缺乏心智为愚”——《象形字典》“愚,戇也”——《说文解字》
“戇”,《汉典》解释为:“傻、愣、鲁莽”;《象形字典》解释为:“愚痴”。
“愚”,就是迷惑于事物的表象、伪装,看不见事物的真相,还固执己见,遇事就往前冲。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是说喜欢、执着于仁,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它的真正的、精微的内涵和适用条件,人就会受到仁的遮蔽,迷惑于仁(自己所理解的仁),看不见它的真相和适用条件,还固执己见,遇事就往前冲。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知”,由矢(打猎、作战)+口(谈论、指挥)组成。由“谈论打猎、行军的经验”(见《象形字典》)而引申出名词“经验”、“常识”、“真理”和动词“懂得”、“通晓”;由“指挥打猎、行军”引申出动词“管理”、“主持”(如“知府”等)。
好知,就是喜欢执着于知识、经验,经常显得自己很懂得很多、很内行的样子,还处处想冒尖、领头。
“荡,造字本义:长草的湖或较大水域”——《象形字典》,与本文有关的引申义为:广阔的、平坦的。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就是喜欢、执着于知识、经验,经常显得自己很懂得很多、很内行的样子,还处处想冒尖、领头,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事物的真相、(这些知识、经验的)真正内涵和适用条件,人就会受到“知”的遮蔽,就会滥用知识、经验而不自知,还沾沾自喜。
“信”,金文,由人+口构成,本义为信守承诺、实践诺言。
“信,诚也”——《说文解字》“诚,金文=成(实现、达到)+言(诺言),表示实现诺言”——《象形字典》“贼,造字本义:杀人越货,抢劫财宝”——《象形字典》
“贼,败也”——《说文解字》“败,造字本义:敲破尊鼎,损毁家当”——《象形字典》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就是喜欢、执着于有了诺言就必去实现,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事物的真相、诺言的可行性,人就会受到“信”的遮蔽,就会遭受到损失、失败。
“直,造字本义:正视,面对而不回避。引申义有:不弯曲的、不迂回的、不间断的;公正的、正义的、无邪念的等”——《象形字典》“绞,造字本义:用绳索勒住脖子,处死罪犯”——《象形字典》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就是喜欢、执着于正视、直面,不懂得弯曲、迂回、避让,固执于自己所为的公正、正义,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事物的真相、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的对错与可行性,人就会受到“直”的遮蔽,就会因犯错而遭致惩罚。
“勇,造字本义:力大胆大,敢做敢担,无所畏惧”——《象形字典》“乱,造字本义:绞缠在织机上的丝线无序,理不清”——《象形字典》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就是喜欢、执着于自己的力大胆大,做事一股脑地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事物的真相、行事处事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就会受到“勇”的遮蔽,就会带来无序、混乱。
“刚,造字本义:动词,持网持刀,挥钺搭箭,猎兽、追凶或杀敌,强悍坚定,勇敢无畏,尽显大丈夫气概”——《象形字典》“刚,强断也”——《说文解字》“刚”的引申义有:勇敢的、不屈的、坚硬的、没弹性的等。“狂,造字本义:狗朝目标物疾速奔行”——《象形字典》“狂,狾犬也(疯狂的狗)”——《说文解字》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就是喜欢、执着于,刚强无畏、强力决断,而不喜欢、不经常去学习、研究,事物的真相、“刚”的适用条件,人就会受到“刚”的遮蔽、挟制,就会陷入疯狂。
《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一味地刚强,不如适时停止;一味地刚强,是会透支自身的,不能长久;一味地刚强不一定是解决事情的正确方法。
《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恒道”。
可以说出来、讲明白的道,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异灭、事有开始结束,人们眼前的事物,都不是恒久不变的。
人们所创造的词汇,自然也有含义的限界和适用的条件。
“六言”都是孔子推崇的,尤其是“仁”,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六言”也都是词汇,自然也有含义的限界和适用的条件。
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真相,更精确地掌握“六言”的含义限界和适用条件,从而实现它与现实条件的正确地、精确地对接,进而服务于人们的实践。
孔子的“六言六弊”,也提醒了我们,在研究儒学的时候,要